公诉人建议轻判,两兄弟均表示感谢各界帮助要回报社会
作者:吴秀云 原创
发布时间:2009-08-28
版次:AA11 版名:重点 稿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法庭上,公诉人为两名被告请求轻判。公诉人在指出“为了给被害人一个公道,维护法律的公正,两被告人应该受到惩处”的同时,提出“与一般人犯罪不同,是为尽孝铤而走险”。
本报讯 法庭上,公诉人为两名被告请求轻判。公诉人在指出“为了给被害人一个公道,维护法律的公正,两被告人应该受到惩处”的同时,提出“与一般人犯罪不同,是为尽孝铤而走险”。
公诉人在公诉意见中提出:本案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本案两名被告人为筹钱,生成劫持人质、向有关部门要钱的动机。但被告人一个多小时始终把尖刀紧紧抵在被害人脖底处,伤害被害人的人身自由,公然与公安对峙了一个多钟头。
按照新的刑法修改意见,绑架罪如果情节较轻,改成5年以上10年以下徒刑,就是考虑了案件的复杂性。在罪责刑相适应的法律原则下,我们认为情节较轻的理由:1.被害人毫发无伤;2.为了救母筹钱,被告人要钱的数额与母亲治病的医疗费用一致,说明确实是为了救母。
公诉人注意到,你们绑架与一般人犯罪不同,是为尽孝铤而走险。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你们的情况值得同情,但情有可原,法无可恕,你们遇到问题,应该相信法律,相信国家,以合法的方式找政府。任何人都不能因为个人理由正当而犯罪,救母不是犯罪的借口。朴实的老人总会说,我们虽然穷,但穷得清白,不去偷不去抢。你们过于偏激,只想到母亲卧病在床,却不把无辜路人的安危放在眼里。你们动机很善良,行为鲁莽。人的生命是平等的,为了给被害人一个公道,维护法律的公正,两被告人应该受到惩处。
张方述没有替自己辩解,而是痛快地表示:“我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争取好好改造,早点出来,所有帮助我的人们,真诚感激你们”。张方均也表示:“很感谢帮助我们的人,让我妈恢复健康。(顿了顿)争取早日出去,报效社会和帮助治疗我母亲的好心人。”
公诉人提出,本案张方述是主犯,张方均是从犯。恳请法庭考虑本案情节较轻,建议对张方述5年到10年量刑,张方均5年以下量刑。
张方述对此表示,念我一片孝心,请求轻判,我会用3年时间回报社会。张方均也说:我为了救重病在床的母亲,才导致这种行为,请求轻判,出狱后回报社会和帮助我母亲的人。
公诉人量刑
情有可原
为尽孝铤而走险,值得同情,情有可原,案件中存在情节较轻的理由:
1.被害人毫发无伤;
2.为了救母筹钱,被告人要钱的数额与母亲治病的医疗费用一致,说明确实是为了救母。
罪有应罚
情有可原,但法无可恕。任何人都不能因为个人理由正当而犯罪,救母不是犯罪的借口。
人的生命是平等的,为了给被害人一个公道,维护法律的公正,两被告人应该受到惩处。
专家说法
受害者若原谅 两被告还可轻判
广州市知名律师朱永平说,白云区检察院将量刑放到庭审当中去,是我国正在进行司法改革的一个很好尝试。检察院利用张方述、张方均兄弟为救母劫持人质勒索财务这个典型案例,进行司法改革尝试值得激赏。
公诉方向法院建议张方述5至10年有期徒刑和张方均5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官将来在实际量刑时,一般会在这个建议内浮动。
朱永平认为,由于张家兄弟家中赤贫,无法对事件中受害者进行赔偿,会使得法官在对兄弟俩的量刑过程中有影响。如果受害者能够与兄弟俩达成社会和解,也就是受害者表示可以原谅兄弟俩对其做出的伤害,兄弟俩在目前公诉方建议的刑罚内,可能还会有所从轻。
辩护律师向法院提出的弟弟张方均缓刑的请求可能会被法官采纳。
自述母子情
如果可以用我的生命换我母亲的生命,我会毫不犹豫的。
——— 张方述
应律师的要求,哥哥张方述在法庭上回忆了成长经历:
我自幼失去父亲,父亲去世那年,我7岁左右,因为父亲去世,母亲在我们村受叔叔的排挤,我妈迫不得已改嫁,带着我们两兄弟,继父对我们很差(张方述说到这里,泣不成声),母亲还受到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她忍辱负重把我们拉扯大,所以母亲对我们非常重要,如果可以用我的生命换我母亲的生命,我会毫不犹豫的。
也是为了逃避家里的那种环境,我才很少与家里联系。
我家在我们那边是最差的,我家里还有三岁的小孩,妻子因为不能忍受我家那种条件,离开了,小孩由我妈照看。继父都快60岁了,受地震影响,家里的房子垮塌了。
我2007年来广州打工,弟弟2008年来的。兄弟俩来到广州后,做过搬运工,住在三元里的出租屋。
事件还原
劫人时弟吓呆 被哥一脚踢醒
清醒过来的张方均连忙高举求助海报,扑通跪倒在地
通过检方对掌握的各方证据的陈述,勾勒出张氏兄弟作案的整个过程。
2009年4月20日晚8时,张方述接到老家亲戚的电话,称他母亲在农田里劳作时突然摔倒、昏迷。“村里的医生在电话里说,已经没法下药,要急送大医院抢救”。
张方述立即给弟弟张方均电话,两人商定分头向在广州的亲朋好友筹钱。几个小时后,兄弟俩在三元里古庙附近碰头,发现对方都没有筹到钱。
买刀劫人“只求贷款救母,不想犯罪”
在张氏兄弟的记忆里,童年是一段非常不好的经历,唯一能够带给他们温暖的是母亲,“母亲对我们很重要,如果用我的生命换母亲的生命,我是毫不犹豫的”。
20日晚,张氏兄弟回到在大朗村打工的地方,愁了一晚,坐到天亮。
次日早晨,张方述提前来到三元里古庙附近。之前,他和弟弟在这里做过一年多的搬运工,兄弟俩在广州认识的人基本也聚集于此。
在再次借钱失败后,张方述买刀准备劫人。张方述进入古庙附近一间公厕,用纸牌做成海报。案发时,数百围观市民看到海报上写着“我只求有关部门能够贷款给我18000元”,“母亲病危”,“我不想犯罪”等字样。
张方述准备期间,张方均赶到与哥哥汇合。没有太明白哥哥的想法,但张方均仍然能想到哥哥是想通过干犯法的事,给母亲筹钱。
“我想劝我哥,他走得太急。”在公厕里,张方均无奈地哭泣,拿着张方述递过来的海报,跟在他后面出去,大概相距2米。
夺刀一刻“谈起我母亲,我开始走神”
在古庙公交车站,乘客邝某明刚下公交车不久,张方述突然上前,用刀架在邝的颈脖处,将其挟持。
三元里派出所就在50米外,该所民警郭辉(音)第一时间赶到。张方均被哥哥突然的举动吓呆。“他当时没有反应过来,最后还是我踢了他一脚”。被哥哥一脚踢醒,张方均连忙高举手中海报,扑通跪倒在地。
大批警察赶到不久,张方均举着海报走向警察,被警方制服。
“(谈判专家)谈起我母亲,我开始走神,警察就突然夺掉了我的刀。”张方述认为自己被警察欺骗,在被押至三元里派出所时,一度失控地对众媒体喊道:“妈妈有事,我会报复社会”。
采写:本报记者 吴秀云 熊薇 周松柏 张立璞 通讯员 云法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