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未都
马未都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7,096,687
  • 关注人气:736,4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1625篇·年画——旧物之七十九

(2019-02-13 10:00:38)
标签:

杂谈

分类: 2019年
       今天的人对色彩麻木不仁,超高清的彩色显示屏让一切真实黯然失色。人类的感观在这一百年来不断地迎接挑战,其中视觉挑战为最,不仅是彩色丰富许多,其介质也改变了原理,我们原来看见的是反光物,而现在看见的是发光物。

       人们早先没有看见过彩色印刷物,人类的印刷物由单色向彩色前行走了几千年。在单一色彩之中,人类关心的更多的内容;无论黑白两色的单一还是红绿两彩的刺激,人类文明早期对人工复合色和渐变色感知迟钝,原因是没有见过。所以自古以来年画内容比形式重要。

      年画几乎是人类早期文明中最刺激的大众艺术品了。古人迷信,怕鬼信神,逢年过节在门上贴幅画以达到驱邪避灾的愿望,强化自己的心理;这时,外在的形式感极为重要,贴门神至少从东汉起在民间就悄然形成,历唐至宋,蔚为大观。

       宋代雕版印刷业鹊起,发明了套色印刷,套色就是多种颜色并行,可以说今日任何之彩色都套色。套色让单一颜色的印刷品立刻醒目生动起来,自宋以来,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大街小巷,无年画不中国,内容五花八门,诉求千奇百怪,著名宋代史籍《东京梦华录》及《武林旧事》都记录下北宋南宋的繁华。

       年画到了清末已完全形成风格,东西南北中各有千秋,居中的开封府挟北宋之先,影响至全国,朱仙镇成为中国年画之鼻祖自带仙气;北边的杨柳青、南边的桃花坞,仅地点就充满诗情画意;另有广东佛山,四川绵竹,山东潍坊,各家有各家的风格,让年画这一寄托中国人情感的招贴,至少一千年以来让国人念念不忘,逢年必贴,迎新辞旧,祈福纳祥,可惜由于现代工业的兴起,让人忽视了传统,继而忽视了年画存在的象征意义。
                                            
                                                                                                    2019.1.25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