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海量的天津塘沽爆炸新闻后,一时语塞,不知说什么好。生活在和平时期,安全无灾是个起码的要求。天津港的一场爆炸,让周围多少居民瞬间坠入苦难痛苦之中,不身陷其中者不能体会他们的心境。
我想到了立碑,不想让无情的岁月轻易抹去这场巨大的灾难。按照以往的逻辑,灾难现场勘察之后很快就会让历史销声匿迹。前些年追尾的动车今天已不知去向,我怕我们不记教训,所以想到了立碑为誌。
中华民族有立碑的传统,无论功德还是事件,都愿意刻石纪念,以让后人知晓。秦以后立碑逐渐普及,至唐碑制完善。最精彩的实物为唐乾陵的无字碑,用完整一块巨石雕凿而成,浑厚凝重,碑额饰八龙,静中有动。宋以后的碑略显单薄,至明碑座已改为赑屃,老百姓过去俗称王八驮石碑,显然不如汉唐之风雄健。
天津此次灾难如果不立碑勒石纪念,恐怕未来都是爷爷给孙子讲的故事了,最终很可能演化成为传说。今天爆炸后的满目疮痍用不了多久就会鸟语花香,所以我提议那爆炸后的大坑一定要完整保留,要让后人有个直观的印象;碑文无须任何有俗名的书法家写,避免沽名钓誉;碑文内容也要斟酌,不要有溢美褒扬之词,更不要有粉饰之句;建碑的资金不要政府出,因为政府也是用纳税人的钱;也不要有钱人大包大揽,借此扬名;总之,应该让全国人民用小钱汇聚力量,成就蚂蚁搬山般的建碑壮举。
在我建议立碑铭记此场灾难两天之后,天津的最高父母官也建议在事故地址建立公园并立碑,他说“让人们永远怀念他们,纪念他们”,这还不够,此碑还应该有警示作用,让公共安全警钟长鸣。
2015.8.19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