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说“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冬藏是一种过日子状态。农业社会粮食与蔬菜到了冬季都要储藏以备日后需要。农村可以挖个菜窖,将秋天的各类蔬菜放入,一直吃到来年春末。城市里没有那么多地方供你挖菜窖,各家各户都因地制宜地想办法储菜,粮食可以随时去粮店购买,菜不行,那时根本没有反季节蔬菜,北方整个冬季就靠大白菜,土豆,萝卜这老三样熬过冬天。
每年秋风刮过刚刚入冬,北京深夜就会开进许多大卡车,将满满的大白菜卸下,堆得和小山一样。那时候天气比这些年冷,晚上大白菜还要盖上苫布或棉被,以防冻坏;白天太阳好时就会有人将大白菜放太阳地里晒,去了水份的白菜储藏时不易腐烂。每家每户人口少的要买好几百斤菜,人口多的不买上上千斤恐怕过不了冬天。
那时的大白菜品种不一,北京河北产的都是白叶白帮,天津有一种青口菜,上尖下粗,不像本地白菜头大脚小。有一年从山东拉来的大白菜个特大,一棵几十斤,完全齐鲁之风。至于萝卜,有长长的象牙白,有红皮的卞萝卜,还有生吃拌凉菜的水萝卜,俗称心里美。心里美是我们小时候最常吃的“水果”,又脆又甜,只是吃后打嗝难闻,故有谚语:萝卜赛梨,打嗝赛屁,遇上打嗝的尴尬,念叨一句了事。
每年冬储菜时北京处处可见长龙般的排队,那时人的脾气好,寒风中排上几个小时难见一个吵架的,也没有加塞,往家搬的时候左邻右舍都会搭把手,没人计较得失,在漫长的冬季来临之前,这是北京城市中的最后一个有热气的日子,令人怀念不已。
2015/1/20夜 观复博物馆
说明:这是两组文章,一组写往事,一组写旧物,陆续写陆续发。希望看官提供线索。
往事:被窝、冬储、搬煤、寄信、电报、粮店、副食、叫卖、修鞋、补锅、磨刀、剃头、弹棉花、打家具……
旧物:饭盒、水壶、茶缸、脸盆、痰盂、手绢、钢笔、肚兜、缝纫机、搓板、熨斗、蛤蜊油、胶鞋、跨子、军挎、票证……
http://image.guanfumuseum.org.cn/gf_img/view.ph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