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京剧同光中兴国剧龙套杂谈 |
分类: 2013年 |
京剧在徽班晋京当年还不叫京剧,是安徽的徽剧与湖北的汉剧结合,又吸收了江苏的昆曲,陕西的秦腔的某种特点,逐渐形成一种亦南亦北的戏剧品种。其中南路的二黄腔调与北路的西皮腔调合成“皮黄”南北路。一般认为二黄源于湖北黄冈黄陂,曲调缠绵沉郁,而西皮源于秦腔之梆子,明快高亢,因由西向东传入,故曰“西皮”。所以京剧道白分为韵白与京白,韵白为中州韵(即湖广音),学戏时难度极大,为身分高者用之,而京白都是大白话,丑角丫鬟下层人用之,观戏时清晰明了。
京剧的行当划分生旦净末丑加上武行及龙套共七行,后来“末”归为了生行,所以现在只说生旦净丑。京剧因为分行当,所以非常脸谱化,塑造人物程式化,这种表演套路(或曰系统)正是京剧的魅力所在。欣赏京剧与欣赏中国画一样,中国画讲究的就是重复,玩味的是笔墨;京剧亦同此,讲究套路板眼,玩味的是韵味;这一点非懂戏人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