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七百四十五篇•菊

(2011-10-12 11:40:54)
标签:

朝鲜

中山公园

菊花

文化大革命

百菊集谱

杂谈

分类: 2011年

    晚饭吃得有些过多,提早下了车踱步回家。临近家时,见路边摆出一溜菊花,在路灯下,在车水马龙的道路旁显得别有一番风情。秋天来了,谁说也不如盛开的菊花,菊花不言,秋风已在。

    没有菊花的秋天连秋风都会冷嗖嗖的,有了菊花便会不一样。我小时候每到秋天都去中山公园看菊花展,那些叫不出名的品种一盆比一盆惊艳,北京那时没有卖花的大棚,集中看花一定得去公园。中山公园的金鱼和菊花最为有名,各占一个季节,春鱼秋花,在童年的记忆中都是快乐。

    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养花养鱼成了罪过,中山公园可看的只剩下鼓舞人心的大标语和红旗。我下乡后再看见的菊花都是野菊,无姿无势,肆意恣情,田间地头,单株也开,成片也放,只是花朵没有人工培育的那么硕大,那么俗艳,那么矫情,因而我也就没有那么仔细,那么认真,那么世故地去观赏了。

    菊是中国花,中国人有意识栽培菊花至少三千年了。到了宋代,光菊谱存世于今的就有《史氏菊谱》、《刘氏菊谱》、《范村菊谱》、《百菊集谱》等等,可见古人对菊的情感。大约在东晋,就是陶渊明生活的那个时代,菊花由朝鲜传入日本,日本人对菊花情有独钟,最终形成了“菊与刀”的双重文化特性。

    而我们对菊仍保留着最初的情感,中国人认为菊代表一种品质,洁身自好,傲霜斗雪,超凡脱俗,历代文人皆以咏菊为乐事,我有时也想凑数写上两句,无奈面对古人的佳句没了勇气,有勇气的是在路旁与小贩讨价还价,高高兴兴地买回两盆菊花,一黄一紫,一肥一瘦,一高一矮,让蓬荜生辉。

                                                                          2011.10.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