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百五十四篇•退出

(2010-04-26 16:58:36)
标签:

中国作协

《癌病房》

《静静的顿河》

郑渊洁

苏联

杂谈

文化

分类: 2010年

    郑渊洁宣布退出中国作家协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报今日都做了近乎相同的报道,报道的态度极为审慎,大都在报道的最后引用了中国作协新闻发言人的话:“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在文艺方面到底有没有作用,有没有贡献,大家有目共睹。”

    这让我想起三十年前我做编辑的那段时光,作协会员是每个写文章的人至高无上的荣誉,正是因为这等荣誉,让我看见许多当年的作家和非作家们为五斗米折腰,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加入作协,仿佛不入作协就不是作家。

    其实作家协会这种准官方组织是建国初我们跟苏联老大哥学来的。俄国有着庞大的文学创作力量,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诺贝尔文学奖曾三次颁给了俄国及苏联籍作家:蒲宁《米佳的爱》、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索尔仁尼琴《癌病房》,所以苏联作家协会会员个个颐指气使,可以指着苏联任何一层官员奚落,而官员们则不敢翻脸,因为与文学翻脸是没文化的具体表现,这在苏联很丢人。

    郑渊洁退出作协并不是第一人,前些年湖南、山西都有人退过,只不过没有报道,因而影响不大。这次郑渊洁耻于与之为伍、不计后果地退出作协是需要勇气的;再加上前些日子作协在重庆顶旱开盛会的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估计作协心理又要不平衡了。

    作协系统一年花纳税人多少钱除作协自己没人知晓,而我们每一个写作者的每一个字都要向国家缴纳税收而尊享社会荣誉。我没有享受过作协的任何服务,因为我从未申请加入过作协,也正因为如此,我可以毫无顾虑地声援郑渊洁先生退出作协。其实有时候退也是一种光荣,比如退伍。

 

                                                                                        2010.4.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