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百五十四篇•厕筹

(2008-12-27 16:00:36)
标签:

宗教

手纸

南唐后主李煜

杂谈

分类: 2008年

    日本宾馆的马桶基本上都安装了热水洗净装置,如厕后可以按指令清洗,我试用了一下,很是舒适,但没使用手纸,心里就是不塌实,不知水能否胜任此工作,继而还是按常规浪费一截手纸。

    用纸拭秽已有千年历史,在纸张普及之前,古人有古人的办法,令今人好奇。可能由于纸张在古代生产成本高,又因纸要写字,地位也高,在唐代有禁用“文字故纸”拭秽的记载。魏晋至唐宋这段时期,国人拭秽使用厕筹,多用竹木制作,类似今天医生使用的压舌板,薄片,一拃长,宽如手指,使用方法可以想象。

    其实,如厕普及用纸在城市久,在农村可没有几年。厕筹在二三十年前的南方农村依然有人在用,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去新疆时,还看见新疆的厕所里有一堆光滑的鹅卵石,一问才知功能,据说当时少量先改为抽水马桶的厕所,经常被卵石所堵,可见习惯是一种顽固势力。

    有一种猜测,厕筹是随佛教传入中国的。佛教的诸律中,记载了释迦牟尼指导众比丘如何使用厕筹;卫生的进步是人类文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厕筹的便捷有效,想必给古人带来过极大方便。

    魏晋以前再早一些的古人用什么拭秽,目前尚不知,想必古人自有办法,不必我们去操心。如厕虽是人人必须的,但因臭秽,大家还是愿意远避,不甚重视。南唐后主李煜为表求佛诚心,曾亲手削制竹片,以供僧人使用,并将制作好的厕筹依次在脸颊上检视,看看是否光滑,以示自己的内心虔诚。这样重视此问题,在历史上是个极端的例子。

                                                           2008.12.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