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百二十二篇·闹钟

(2008-05-09 21:59:30)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2008年

    儿时记忆中的闹钟确实顶着两个大铃铛,中间藏着一个球形锤。那时人小,就觉得闹钟个大,上足了弦后,一旦响起惊天动地。每天早晨,天还没亮,闹钟忠于职守地响起,其铃声酷似上课铃,让我分不清是起床还是上课。

    闹钟背后有一个止闹开关,摁下去就可以不去听那烦燥的声音,可有时摁下止闹开关后又会马上进入梦乡,后果不堪设想。为了这,我主动地将闹钟放到手不可及的地方,任它早晨震天动地地响完。

    说来可悲,我在后来漫长的工作生涯中天天都被闹钟唤起。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甚至不记得自己真正睡醒过。不过,闹钟在进步,那种机械大闹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了文物,电子小闹钟的蜂鸣舒缓美妙,也能把人从甜美的梦境中唤醒。

    我至今的生活仍然多半被闹钟唤醒,不同的是这闹钟已设计在手机的程序中。尽管手机是关机状况,但不影响其努力工作,你如不处理它,每隔五分钟它就会重新响起,锲而不舍。

    这就是科技带给人们的便利。我原以为古人不受闹钟之苦,时间观念也没那么重,迟起是常事。后来翻阅古书时,发现古代有一种警枕:截一段圆木,两头缀上铃铛。睡者极不舒适,需小心翼翼,保持半睡半醒状态,避免沉睡过久。一旦沉睡,枕动铃响人醒。

    宋朝史学家司马光幼年时破缸救人的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成年后编纂洋洋三百余卷的《资治通鉴》,乃史学界的鸿篇巨制,令人景仰。但有一点恐怕鲜为人知,司马光常睡警枕,足见其珍惜光阴。

                                    

                                                                         2008.5.9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