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百二十篇·五七指示

(2008-05-07 20:20:49)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2008年

    什么事情就怕掰着手指头算,一算就觉得日子过得飞快。今天是五月七日,这对年轻人来说,是个四六不靠的日子,但对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出生的人,这日子刻骨铭心。

    掰着手指头一算,毛泽东的“五七指示”发表四十二周年了。我小时候对两个时间概念敏感;一个是八年抗战,感觉时间特长,加上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李勇奇还有一句著名台词:“八年了,别提它了!”让我深感八年是一个时间单位,遥不可及;另一个是三十二年,缘于毛泽东的诗《回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三十二年对幼年的我简直是天文数字,不知一生与这个数字有多大关系。连毛泽东这样需我们仰视再仰视的领袖也发生“别梦依稀”的感叹,让我不知三十二年是什么样的时间历程。

    现在,这两个数字加起来不过区区四十年。《智取威虎山》偶尔在电视上还冒一下头,而毛泽东这个巨人已不在世,成为记忆中的一代枭雄。

    “五七指示”的直接后果是五七干校的诞生。这个逆向思维、逆向行为的大学校在那个时代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让一代人知晓生存的不易,知晓知识的缺陷。凡是在干校生活过的人们,那几年,都会成为生命中挥之不去的一段。

    我以未成年之身随父母在干校度过两年,由于父母的呵护,让我未能最真实地体会和平时代的生存之苦,但是,我却看到了那个时代发出的雪山般的光芒。

     

                                                                     2008年5月7日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