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百一十七篇·天津小贩儿

(2008-05-04 17:15:05)
标签:

杂谈

文化

分类: 2008年

   二十多年前,我常去天津沈阳道捡漏,满地的各类古董象勾魂一样勾着我去。每到周六的清晨,华北东北的谋生者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因北京管得太严,携带文物都可能招引麻烦,把半个北方的生意人都逼至天津,加之天津又有商埠之传统,其热闹景象至今让人怀念。

   天津人做生意和气积极,不像北京大爷,一副爱买不买的熊样。天津人说话哏,多难听的话也不直说,很少有人当街大骂。按说沈阳道是个生意场所,人员又杂,难免引发些个冲突,但客客气气的天津人总能一笑泯恩仇。

   当时不像现在这么多人关心文物收藏,你若多花俩钱,一定有人围观。“将本求利“本是做生意的法则,但古董生意不是这样,历史上就讲究拼眼力,捡来的黄金随市价。

   那时的小商小贩不是不愿学习,只是大家刚刚从贫困中走出来,许多事物来不及琢磨。再者说文物知识的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客观上大家又没条件信息交流,只能听天由命,仍按生意一般法则:将本求利。

   讨价还价不成的时候,天津人最爱撂的底牌是“我有本儿管着呢!”成本无疑是生意的生命线,无法逾越。每逢这时,我就知道生意成了,我会说“有本儿就好,加一成给我吧!”

   生意之本金在某些时候是生意人自己说的,我也看不见摸不着,能看得见摸得着是知识,当我看见每件令人心动的文物时,我会深切感受到知识就是财富。

                                                                     2008.5.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