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百一十五篇· 郑州见闻

(2008-05-02 18:57:34)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2008年

   郑州市东区的建设规模及手笔令人吃惊,现代化的展览中心如同一把撑开的巨伞,周围环抱的高层建筑跟全国任何一个城市比也不落伍。视野极为开阔,绿化做得奢侈,连北京也找不到这样一块地方。

   从机场出来,一路感受颇好,许多植物似不像北方的树种,色彩变幻,生机盎然。河南人的中原宽宏性格暴露无遗。司机告诉我们,这楼好看,但不通煤气暖气,没人住,形象面子工程。可我仍然认为即使面子工程也比没面子强。气可以慢慢通,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

   路上,在一片高大的现代楼群中,很碍眼地矗立一个六角亭,从风格判断就不是古建筑,与周围建筑不很协调。一问才知是为纪念毛泽东早年来河南视察麦田特意修建的。走近时发现还有一通石碑,上面明确镌刻毛泽东当年在此逗留。

   由此进城不过才几分钟路程。想当年,毛泽东以一国之君身份游走这片麦子地中,前呼后拥,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其影响之大,就连郑州东区的改造抹平了一切,也没敢将此亭此碑从河南人民心目中抹去。历史的证物,后来人观之,沉重而真实。

   毛泽东当年看着麦浪滚滚,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仅半个世纪,桑田重回沧海。历史的进程忽快忽慢,让人捉摸不定。当事人凭吊是因为当事人有情感因素;至于后来人一定深感前事之茫然。

                                                          2008.5.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