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六十五篇·人到中年

(2008-03-13 22:28:35)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2008年
 

    惊蛰已过,新闻说北京这几天的温度是37年来同期最高。我回忆了一下,37年前的这会儿我刚从黑龙江省回到北京。我虽生在北京,但户口本明明白白地写着我从黑龙江省宁安县迁入北京。1969年初,由于时局动荡,我们全家举家去了东北,户口随之迁出北京市,也不知这一生还能不能回来。1971年初,也就是37年前大约这会儿,我又回到了阔别两年的家乡。

    我记得走出北京站的时候是晚上,我拎着全家最重的行李,飞奔般地跑出车站,心里别提多痛快了,就是觉得北京的道路宽,路灯也特别亮。等了好一会儿,父母及弟妹才从车站缓缓走出,那天我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感觉——我是长子,尽管那年我16岁。

    如果我身后还有37年,那我将有90高龄。按老说法叫耄耋之年。想一想,耄耋之年对古人来说已是极大幸福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享有这种幸福。

   我的问题是,37年前的事情历历在目。连清冽寒风带给我的快意都好像还没散尽,路灯下忽长忽短的身影告诉我自己奔跑的速度;人的记忆太可怕了,一则新闻,一个数据就轻易把我拽回37年前,拽回到遥远而又亲近的少年。

   人怕站在一个中心点向两头看,一头看得清楚,风华正茂;另一头看不清,如有也是耄耋昏聩,风烛残年。过去形容料峭春寒时常用乍暖还寒一词,而此时,形容我的心情却十分贴切。

                                      2008.3.13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