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十一篇·编辑罢工

(2008-02-28 18:56:31)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2008年
 

    前些日子美国编剧罢工,全球瞩目。这几天中国编剧也开始宣布维权,声浪颇高。我年轻时曾做过编剧,本来想已退出江湖就应该静观其变,少说话,少添乱。

    可有一事刺激了我一下,让我觉得不说不行。一个小编剧发短信给我,问我知此事否?我回答痛快,但不让人满意:“知道。但此事会不了了之。”此话让小编剧伤心不已。

    我凭多年的经验做出上述判断,也是无奈。无论多大牌子的编剧,在其成品面前往往是束手无策,任人宰割。有一名蜚声海内的编剧曾对我无奈地说,他的作品只有一部改编得还不错,是因为那个导演实在没有什么想法,一切照本宣科,才有此结果。

    这涉及一个问题:个性化的创作遇上了工业集体化的制造。若要保持个性,得自己强大,强大到没人敢侵犯。可今天的影视制造,最容易侵犯的就是产品两头,编剧与北漂(群众演员)。

    强调文学性好像越来越不现实了,文学在衰落已成为全球文化消费趋势,以至于我常常怀疑我年轻时曾想终身为此献身的文学事业“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看到新闻中的小编剧为讨薪面对恐吓,心里一惊一喜,惊的是编剧的商业劳动(对不起编剧们,我没说是艺术创作)已被忽视到如此地步,甚至没有了公平可言;喜的是这番威胁恫吓的语言,通过网络,算是帮了编剧的大忙,让世人警醒的同时,有可能会彻底改变编剧阶层的现状。

                                                2008.2.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