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申遗”投资,宜用政府基金的方式

(2013-05-30 11:21:43)
标签:

旅游

分类: 金融、贸易、价格
政府申请世界遗产的投资往往数以百亿计,在接受5月16日《民营经济报》采访中,我谈了自己的观点,拟以采用政府基金的方式来运作,较为适宜。下面是观点精粹,和大家分享。



1.很多地方搞以政府主导的世界遗产保护,这是政府恪守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不仅要做,还要做好,更要做优。

2.世界遗产对当地经济民生的实际有效作用还不确定,存在一定风险,比如,2009年五台山申遗成功,2010年荔波喀斯特地貌申遗成功。但五台山县和荔波县2012年依然名列国家级贫困县。

3. 若申遗不成功,所花资金应由谁买单?裴钰表示,“谁出钱谁担责,政府出资,申遗不成功,可能就由纳税人买单,一个国家一次最多只能申报两处遗产,现在我国已有45个项目在排队,再排得排到20年以后。”
现在,申遗面临的尴尬是1.申遗的过程有很大不确定性,比如,黑龙江省五大连池2011年世界遗产评选表决时刻退出。2.申遗投入资金高,短期内又无法收回成本,容易给当地造成经济压力。

4.“文化遗产保护的投资往往很大,资金从哪里来呢?”裴钰认为,由政府基金的方式来投资是比较合理的,由政府支持和鼓励,引入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力量来投入。“政府牵头,社会配合,民间鼓劲,让社会和民营资本介入,我觉得这种方式是比较成熟的。”裴钰表示,国外政府基金运作是非常普遍的,文化遗产保护需要一百多个亿,就需要由一个基金来做。

在裴钰看来,用政府基金的方式来做,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将申遗失败的风险从纳税人的头上转移到资本市场;第二,保证政府财政对文化保护的投入能够长期的稳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