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诗达协和号邮轮事故,让“邮轮旅游”在中国快速普及,并对中国邮轮旅游市场带来极其深远的改变。市场利益格局的调整往往是由于重大的公共事件,歌诗达协和号即是如此。同时,新的问题也出现了,有的媒体将协和号称之为“游轮”,有的称之为“邮轮”,专业媒体和官方往往使用“邮轮”,大众媒体则多采用“游轮”。从专业性的角度来说,应该采用“邮轮”这个概念。
从专业角度,分三个概念:游船、游轮、邮轮。这样的区分,主要基于产品的细分、市场的细分,便于分析和研究,见上图。
1游船:自然和都市的观光游;
2游轮:内河近海休闲,中高端;
3邮轮:公海大洋休闲,中高端。
举例来说:
在杭州西湖、天津海河、广州珠江,是游船;
在长江三峡,是游轮;
津沪港的母港,以及海南出发,是邮轮;
观光是游览,游轮是休闲,邮轮是度假。
特别是邮轮和游轮这两个概念,一字之差,概念不同。游轮,我们多指内河和近海的观光旅游,如三峡,出境客轮旅游。邮轮是远洋和公海的度假产品。
由于个别邮轮公司自行使用了“游轮”作为自己的名称,属于企业自主行为,无所谓。对消费者而言,也不必细致地分邮轮、游轮、游船,说“大船”都可以。而在学术上,还是严谨地使用“邮轮”概念。从专业角度说,协和号是邮轮,而非游轮。

“协和号”雄姿
侧翻的协和号。
我对邮轮和游轮的研究多年,朋友们可参看我的多篇文章,我们只有区分了“邮轮”和“游轮”两个概念,我们才能很好地科学细分市场和产品,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严谨的研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