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常常易被人们忽视。海口美兰机场的海南免税店开业,这在国内机场免税店林立的今天,很不起眼,但是,对于海南免税业来说,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海南免税业由中免公司专营,转变为经营权的多元,这个改变的影响将是非常深远的。2011年上半年,我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华夏时报》、《中国青年报》旅游周刊,多次判断海南免税经营权的变化。
2011年12月21日,坐落在海口市美兰机场的海南免税店开业,这不仅仅是一个店面的开业,而是海南免税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由中免公司专营的海南免税业,其经营权走向“适度多元化”。
海口免税店由海南省免税品有限公司(下称“海免公司”)与海航集团旗下的海航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下称“海岛建设”)合资经营。海免公司是海南省属国有独资企业,对海口免税店控股51%,海岛建设控股49%。
一年之前,2011年1月1日,我在《华夏时报》撰文《离岛免税“琼港之争”的背后》,提出“海南特区政府应最迟在2013年实现免税经营适度多元”。6天之后,2011月7日,我在《中国青年报》旅游周刊撰文《海南离岛免税“十二五”路线图》,再次判断“海南最迟在2013年实现免税经营适度多元”。
2011年5月9日,我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节目,第三次提到:海南“要实现免税经营权的适度多样化。”
海南离岛免税业,由中免公司专营,到地方国资企业参与经营,而海航通过“海岛建设”介入免税业,由此,海南免税业实现国资、地方国资、民企的经营权多元化,当然,这个多元化的进程还远远没有结束,下一步是谁,值得关注。
参考文章:
《离岛免税“琼港之争”的背后》,2011年1月1日《华夏时报》刊发
《海南离岛免税“十二五”路线图》,2011年1月7日《中国青年报》旅游周刊刊发
《海南离岛免税应引入竞争》,2011年5月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评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