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裴钰谈故里2:有争议的故里实为少数

(2010-05-11 00:45:17)
标签:

文化

故里经济

名人故里

裴钰

人文

杂谈

分类: 专栏《名人故里争夺战》

  

裴钰谈故里2:有争议的故里实为少数

    视频地址:http://www.022net.com/2010/5-8/492628182673170.html

 

 

    在谈及如何理解“文化”和“文化产业”的时候,裴钰表示文化是一种现象,文化产业则是一条产业链,而我们要用产业的观点去看待文化。 
    裴钰说,过去常常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体现了文化对产业的拉动作用;而现在从“故里之争”来看,争论的各方并不是学者,而是地方政府,个别成了“政府搭台、经济唱戏、文化补漏”,文化在拉动产业的同时,积极发挥起修正、补漏的作用。比如争夺曹雪芹故里的三方辽宁铁岭、辽宁辽阳以及河北丰润,在红学研究、文献考证的同时,也为当地带来了很多的大项目,可谓“文化拉动产业”的典型。 
    而针对“故里之争”现象,裴钰特别强调了,对“故里之争”不要全盘否定。有争议的故里实为少数,像李白故里确实是文献资料有限,而像孙悟空、西门庆这样的文学人物,其故里讨论在学术上的意义并不大。“故里经济”作为文化竞争,体现的是旅游营销策略,并不建议从仅仅从学术一个角度做简单的倾向性的评判。
    不简单的否定“故里经济”模式的同时,不要忘记让产业输血文化。过去总是强调“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片面看重文化对产业的拉动作用,而忽视了产业对文化的回馈和输血功能。因而在文化保护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奇怪的现象,越是有争议、受关注的话题,资金和项目就流动到那里,而真正确定的故里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面临被拆除的窘境。所以,在文化拉动产业的同时,产业也应当及时的回报文化、输血文化。裴钰也就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历史文化名城要有一定数额的财政资金专门用于当地的文物保护工作,并以此作为文化考核目标,从制度措施上提供保障,加大产业输血文化的投入。 (此稿系人民网天津视窗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