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有权不上春晚
(2008-10-16 13:58:54)
标签:
裴钰文化娱乐 |
分类: 人文思考 |
有的人要让宋丹丹迎着“压力”上春晚,不过是建议宋丹丹对霸道的“春晚”屈服而已。
宋丹丹向春晚说了真话。她不仅没有被春晚说服,对“压力”也没有妥协,这让我想起巴金老人在《随想录》里说的:“今天回想起来我过去好像受了催眠术一样,这说明我并未真被‘说服’”。宋丹丹没有被催眠,她是清醒和理性的。她干脆利索地对春晚说不,没有阳奉阴违,从这一点上讲,她没有说假话,同时也在坚守着做人的道德准则。
多样性是文艺最根本的特征,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是拥挤在一个文化金字塔里。在文化金字塔中,老百姓处于卑微的底座,有小部分人站在塔顶,向下呼喊:我代表你们,我代表老百姓——这是十分荒诞无稽的。春晚只是一个电视节目而已,根本就不可能高高在上地代表着谁。
宋丹丹的表演深受观众欢迎,她可以在电影、电视剧和各种商演中,来满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绕开了春晚,老百姓依然能够和宋丹丹“亲密接触”。一个数小时的电视晚会,不可能代表13亿人的文化追求和审美取向。巴金还说过:“我们文艺发展的方向当然是百花齐放,而不是一花独放。”春晚20年,从一个普通的电视节目,成为今天文艺一花独放的“巨无霸”,已经大大背离了正常的逻辑。
多年来,包括宋丹丹在内的众多艺术家,已经为春晚付出了巨大的艺术牺牲。如果春晚本身是公益性的演出,那艺术家也不会提出什么物质要求。可是,春晚是实实在在的商业演出,而且可以说是每年盈利最大的“商演”。可对众多艺术家的不公待遇,让人匪夷所思——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艺术家为了这场商演要付出极大的亲情成本。不仅如此,更过分的还是,其表演得不到版权,自己的艺术成果也不能属于自己所有。
我曾经在今年年初,就提出了“关注春节文化的多样性”,给宋丹丹这样的艺术家,充分的权益保障,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对春节文化,要容纳多样性的形式,给老百姓更多一些选择和渠道,去充分表达他们自己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