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了“赤裸”,别以为你看到了黄色或什么的
1.何为“赤裸”
我下午困极,倒在床上,似睡非睡,懵懵懂懂,不知过了多久,我醒了,外面的天黑了,我只好去开灯,但是房间里的顶灯不亮,我又去房厅,房厅里的顶灯也不亮,没电了?我想。可是不对,我看到墙角有个台灯,黑色的灯罩,小的,却在亮着……我没开墙角的台灯,我觉得屋顶怎么变得那么高啊!台灯的灯光微弱,但是莹红,我反反复复地按顶灯的开关,就是不亮,说不清,屋里是怎样的感觉,黯淡,却不黑暗;微亮,却不温暖;有光明,却没有安全感,我着急,却不恐惧,我不安,却不绝望……
我怎么又回到了床上,又一次睁开眼,屋顶变低了,我赶紧去开灯,顶灯亮了,只是墙角黑色的小台灯消失了,我打开了所有的顶灯,已经晚上9点多了,我的屋顶变矮了,我好像一抬手就能够到它。
忘不了那种不安:明明知道有电,但是就是灯灭,努力了半天无济于事,只有墙角一盏黑色的小灯在迷迷发光,房间内有光,不是黑暗,我站在屋中央,自己扁平,有些风化……
我知道,平面的自己,这就是色;风化着上下,这就是空。“色”不是色情,不是淫荡,它其实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是反思,是考量。有一个词叫“赤裸”,这两个字本身仿佛就是低俗,但是,李敖告诉我们:“看到了“赤裸”,别以为你看到了黄色或什么的。“赤裸”不是,不全是,不只是单纯的肉体层面,它也是,也许是,也最好是复杂的精神层面,并且精神层面的赤裸也不止于一丝不挂,而是一片灵光。”一个没有负累的,没有枷锁的,没有别人操控的,没有自我虚伪的灵魂,就不是一个奴役的灵魂,一个罪犯的灵魂,一个婊子的灵魂,一个骗子的灵魂,这样的灵魂是“赤裸”的,灵光一片,美不胜收。有着“赤裸”灵魂的作家,300年前,有个曹雪芹,他写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就是灵魂的这种“赤裸”;300年后,有个李敖,他说“赤裸不是黄色”。
2.李敖的“虚拟”,曹雪芹的“意淫”
中国人熟悉《红楼梦》,曹雪芹讲“意淫”,中国人也喜欢《牡丹亭》,那里面有“神会”。“意淫”和“神会”都是虚拟的,但是,曹雪芹没有把“意淫”说透,一个“淫”也让贾宝玉有了色情狂的嫌疑。李敖说透了,他讲“虚拟不能解作幻想症,因为幻想症能会治好。并且内容简单。虚拟可是千军万马。并且,虚拟也不能解作白日梦,虚拟晚上照干不误。虚拟也不能解作意淫,意淫的花样多了。虚拟要赋予新的解释。虚拟是计划的产品,计划出来的空中楼阁,是真正逼真的空中楼阁。”他为了清晰的说明,写了一篇散文《虚拟》——
虚拟是人想变成鸟,科技是人造出来飞机,科技是过度了的虚拟。
虚拟要一点科技,不要太多。该是月光、烛光时候,不要电灯;该是沙漏时刻,不要钟表。但有些科技是
好的,威尔刚,振动器,录音机和拍立得。
虚拟不是大张旗鼓,虚拟是小规模的情调。
虚拟是踪迹大纲,情怀小样,是比粗的更粗,比细的更细。
虚拟是放大与夸大。
虚拟是加法与乘法。
虚拟是放快,放慢,让情人痒。
虚拟是情人N+1,N+2,N+3
虚拟很左倾。
虚拟是高兴说出你不知道的,是高兴说出你听了都吓一跳的。
虚拟是自导自演的A片,并且只只能自己看,如果她是十七岁。
虚拟不是无中生有,是有中无奇不有。
这是对中国“梦文学”最好、最系统的解释,《虚拟的十七岁》和《红楼梦》无法并论,但,敖公确实和曹公心有灵犀,懂了敖公的“虚拟”,也就懂了曹公的“意淫”,大观园就是计划出来的空中楼阁,是真
正逼真的空中楼阁,里面的万千颜色,百般是非,是踪迹大纲,也是情怀小样。
3.林黛玉应该不穿内裤?
明白了“赤裸”和“虚拟”,我们就可以继续进一步来解读李敖。
女主人公,朱仑,叫Julian,敖公知曹公,朱仑是林黛玉吗?有不少相同点,1.同为孤儿,寄居于亲戚家,林黛玉在姥姥家,朱仑在姨娘家;2.同为处女;3.同为才华卓绝,具有超出年龄的才华,黛玉的《葬花吟》,朱仑的《失掉》,都是小小年纪的沧桑之作,青春的挽歌和绝唱;4.个性都太独特了。5.都太美了,既有青春皮肉的美丽,又有才华的魅力,即温柔如水,又灿若明华。6.结局都悲惨无比,林妹妹病死,朱仑也病死,她们都是“脑病”。
曹公300年后,才有了敖公,林黛玉的另一个名字是潇湘妃子,朱仑有的却是英文名字Julian,这就是区别,一下子三百年,
李敖说“新时代的林黛玉,应该脱离病态,展现另一种可爱。”
朱仑问:“你要的是穿上牛仔裤的林黛玉?”
李敖说:“也要的是脱下牛仔裤却看不到内裤的林黛玉。”
当代林黛玉应该不穿内裤吗?李敖的逻辑是这样的:在牛仔裤和林妹妹之间,并没有任何存在。真正的存在主义,是内裤不存在。没有内裤的牛仔裤,才更加原始。内裤是文明,牛仔裤是原始。牛仔裤是漂亮大腿的一部分,内裤只是视觉与嗅觉,内裤再见,对于牛仔上身而言,你多此一裤。
牛仔裤和内裤,在这里是文化符号。牛仔裤是“包裹”,内裤是“文明”,牛仔裤管冷暖,内裤管文明,穿了牛仔裤,可以走出大门了,再穿上内裤,成了“文明”的人了。注意,这可不是美,哪个辣妹穿内裤?辣妹就是不穿内裤,也不是林黛玉。
朱仑问:“林妹妹(不穿内裤,就成)辣妹了。”
李敖说:“辣妹太没大脑了,林妹妹可是有大脑的。有大脑多么重要。”
电脑“脑”不到的地方
有了大脑,一个美丽与智慧并存的大脑是什么样子的?它更关注人性,更关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聚合能力,人脑对电脑,计算能力不如,储存能力不如,执行能力不如,设计能力不如,分辨能力不如,选择能力不如……电脑可以谱曲了,电脑可以绘画了,最后,伟哥(威尔刚)和震荡器发明之后,xing高潮都可以用科技的手段达到了,科技发展得寸进尺,人性步步后退,还有电脑“脑”不到的领域吗?有,那就是人的本真和情感,人的灵性和冥想,本真、情感、灵性、冥想,与文明无关,与美丽与智慧的大脑有关,所以,电脑是内裤,脱了内裤,也就是脱了电脑,追寻电脑“脑”不到的地方,才是人性的最后的拯救之路。而朱仑,就是在本真、情感、灵性和冥想方面,具备超群的能力,而在美女如云的时代,跳脱而出,就如300年前,林黛玉一出世,5000年的群红齐折腰,
林黛玉的才华,是中世纪中国的哀歌,朱仑的神通呢?林黛玉是“才女”,朱仑是“神女”,300年前是理性拯救人类,300年后,是感性拯救人类。
300年前,曹雪芹用一个“才华女孩”来写中世纪人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世纪的繁荣和没落,安全和危机,上升和崩溃。300年后,李敖用了一个“神性女孩”,在为信息时代的人们,做了和曹公同样的一件事。
色胆,是色;包天,是空,色胆包天,有色又有空,外色而内空,真是一个聪明绝伦的成语,李敖终于走向了双面神,一个把握文学和哲学的作家,他在这部外色内空的小说里,所有的xing行为都是虚拟的,男主人公没有和朱仑zuo爱,朱仑还是纯洁的,贞洁的,这在21世纪的今天,奇怪吗?
奇怪的不是朱仑,奇怪的是我们自己。
解读李敖《虚拟的十七岁》系列:
1,李敖想做双面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2da3501009l0w.html
2,李敖为什么宁愿做强奸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2da3501009lix.html
3,解密“十七岁”的中国女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2da3501009m09.html
4,水平思考,收脑回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2da3501009m5c.html
5,赏析:中国第一首关于“裸泳”的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2da3501009mea.html
6,白发李敖到底有多“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2da3501009mrc.html
7.大男人李敖被小女生打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2da3501009nhp.html
8.躲不过的色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2da3501009ol1.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