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读杜威“教育即生长”

(2008-01-08 23:18:03)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书笔记
 品读杜威“教育即生长”
    “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用教育的术语来说,就是:(1)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2)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摘自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长》
    初看这段话,好像很抽象,又好像有点味道。我刚刚看到时也是这种感觉,正由于这点味道,让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品味。
    再联系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不难发现,有些东西很值得我们去反思,值得我们去品味。
    新课程改革走到现在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五年的光阴,科学的发展已让这个社会发生了质的飞跃,但唯有不变的是教育现实的终极目的——培养在考试上取得高分的“人才”,这虽然是未尝不可,但我想这是不是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悲哀呢?
    今天,非常有幸地参加了一位在教师专业发展上有所研究的专家与几十位教师的研讨会,会上引起他们出现较大争论的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你认为教师的角色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很多专著上都已经有所陈述,我相信这些教师也都看了,也熟然于胸,但为什么他们却引起如此强烈的反映呢?
    本来,对问题有所争论也是一种进步,至少他们已经反思过,否则,又怎么会与那位专家辩论呢?又怎么能与专家辩论得难解难分呢?其实,这些教师唯一能作为论据的是他们所面对的现实而已,而这往往是最强有力、最令人去反思的,因为他们所面对的现实是自身角色定位的一种无奈。
    这又得说到教育评价的问题了,对于这个问题,以我自身的能力无法说得清,也无法说出让大家都信服的条条框框来。我只是希望,正如杜威在《教育即生长》一文中所说:“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停止。”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的教育行为能否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存在一种评价制度,一种能让教师自身看重自身价值的评价机制。
   “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而这些需要教师去实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采访上帝
后一篇:读书偶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