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清风细雨
清风细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76
  • 关注人气: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13-01-28 08:58)
标签:

数学的美

欧拉公式

黄金分割

符号美

对称美

教育

分类: 教育思考

数学的美

 

一、从两个神奇的数字说起

神奇的数字“142857

看似看似

标签: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小组合作

数学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教育

分类: 品味课堂

谈谈有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个真问题

在日常的交流研讨活动中,不少老师提出了课堂教学实践的一些困惑:

有些内容教师可能需要讲授得多些,这与学校硬性规定的“课堂上教师讲课不能超过10

标签:

圆心角

优弧

定理

圆周角

讨论

教育

分类: 教学反思

关于“一条弦所对的圆心角的个数”的讨论

背景:一位老师在我们教师QQ群上问我;“林老师,一条弦所对的圆心角的个数有几个?”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深究过,但根据我的经验,我很肯定的告诉他,当然只有一个。但之后,他对我说:“有的学生认为,因为一条弦所对的弧有两条,每条弧所对的圆心角有一个,故一条弦所对的圆心角应有两个啊。”我想想,好像也对。于是我在我们的QQ群上所问题提出来,让老师们讨论讨论。

林日福(344963061) 15:50:11
请问大家:一条弦所对的圆心角有几个?
罗顺兰(41830948) 15:50:33
我认为有两个
官田陈玉峰<220283830628041@163.com> 15:50:42
你这样问,我就觉得有两个了
海湾邓振虎(734466612) 15:50:42
一个
官田陈玉峰<220283830628041@163.com> 15:50:47
应该有一个的
罗顺兰(41830948) 

标签:

总复习

后记

分层教学

教育

分类: 品味课堂

“特殊三角形”总复习教学后记

对于初三的中考总复习的第一轮复习,我一直都坚信:抓好基础,落实双基,这比什么都重要。而对于第一轮的几何知识复习,我则认为让学生熟悉几何中的基本概念、公理、定理是这一轮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学生已经有点陌生的几何概念、定理,我则往往要求学生用几何语言来描述出来。今天,在“特殊三角形”一课的教学时我也是如此进行教学的。

在简单的引入之后,

第一环节:学生阅读特殊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相关的判定等,并画出自己感到有点难以理解的内容(在学生用的教辅用书上都写清楚了)

第二环节:让学生反馈自己阅读的情况。结果没有学生举手,我想:一方面也许是因为面子上的问题,毕竟他们已经长大了。另一方面也许是他们真的都理解了。但更主要是不是他们“不敢”发言了呢?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得好好思考我的教法了,好好反思是不是我给学生的鼓励太少了呢?既然这样,我只能进入下一

标签:

教育

课堂教学

分类: 读书笔记
 

 

因式分解易错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现行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因式分解一章主要内容有:分解因式的概念及其应用、分解因式的常用方法,主要是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包括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由于分解因式要用到的知识较多,计算也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在实际分解因式的过程中容易出错,下面简单分析各种类型错误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一、提公因式后失项

例1、分解因式:–4a3b3 + 6a2b–2ab

错解:原式=–2ab ( 2a2b2–3a)

剖析:在提取公因式时,如果一个多项式有n项,那么提取公因式后,剩下的多项式仍为n项。错解中在提取公因式后,最后一项应剩下1,而不是0。之所以认为是0的原因是以为提出公因式–2ab后,最后一项给提出来了,所以也就没有了,这是错误的想法。其实提出公因式–2ab后,剩下的应是原来的多项式–4a3b3 + 6a2b–2ab除以公因式–2ab后的商式。在这里用到了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整式除法知识。

正解:原式=–2ab ( 2a

标签:

教学反思

教育

分类: 教学反思
 探索勾股定理(2)教学实录与反思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从教十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深深的困惑着我,也在不断的影响着我的课堂教学的改进。其实,在阅读众数的教育教学名著之后,在观摩众多的各种类型、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之后,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在不断深入,对这个问题的答案逐渐明析,但同时困惑也越来越多,这也许是一个思考与实践上的矛盾吧。

    本节课课题是“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目标是掌握运用勾股定理来解决问题,难点是运用勾股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前些天的集体备课时,我们设计出了学案,我也根据学案设计好了本课的教案、准备好了上课的课件。

    但经过上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后,我观察到了大部分学生对于勾股定理仍只停留在蒙胧的感知上,对于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式:a2+b2=c2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如何运用仍没有真正的理解。如果本课我就让学生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将会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理解的难度,最终也许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008-01-08 23:31)
标签:

改进

教育

分类: 教育思考
  

谈谈学习改进计划

    时间在我们的手中匆匆流过,一转眼,本学期已经过去三分之一,静心细想,我们不禁慨叹:“时光流逝得太快太快了。”那么,请让我们回顾与思考,我们学期初所订下的学习与工作目标实现得怎么样了呢?下面,我与大家谈谈有关学习改进计划的问题。

    本学期,学校在教师当中全面推行了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有些班主任据此方式也让要求同学们制定自己的学习改进计划,这是很好的一种促进自己学习的方法,如果有些同学还没有制定与实施,那么我建议我们是应该着手开始了。

有了学习改进计划,之后关键就在于落实了,而落实的关键是靠我们的自律、靠我们的责任心。

    美国有个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群小孩子安排在同一个房间,并放上糖果,告诉他们糖果只能等工作人员回来再吃,然后又用隐藏的摄像头观察他们,发现只有少部分孩子克服了糖果的诱惑,而大多数都吃下了糖果。以后工作人员跟踪调查,发现没吃糖的孩子成人后在事业上大多都很成功,而吃了糖的那部分孩子却少有成就,并且失业率很高。

  &nb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书笔记
 品读杜威“教育即生长”
    “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用教育的术语来说,就是:(1)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2)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摘自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长》
    初看这段话,好像很抽象,又好像有点味道。我刚刚看到时也是这种感觉,正由于这点味道,让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品味。
    再联系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不难发现,有些东西很值得我们去反思,值得我们去品味。
    新课程改革走到现在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五年的光阴,科学的发展已让这个社会发生了质的飞跃,但唯有不变的是教育现实的终极目的——培养在考试上取得高分的“人才”,这虽然是未尝不可,但我想这是不是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悲哀呢?
    今天,非常有幸地参加了一位在教师专业发展上有所研究的专家与几十位教师的研讨会,会上引起他们出现较大
标签:

教师角色

教育

分类: 教师成长
 

谈谈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本文中涉及的关键词:教师角色,学习,合作,营造,定位。

    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以来,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教师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与改革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也非常清楚,新课程中所体现的新型师生观、教育观、课程观、学习观等都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审视自己、改变自己、提高自己,重新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作出新的定位。本文中我主要就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己所扮演的学习者、合作者与营造者这三个方面的角色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自我提高的学习者。

    现在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时代,我们教师无论在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技术知识、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新名词、新概念等都应有所了解,必须时时要更新,且在某些方面应要掌握与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新课程环境对教师职业的高要求。因此,在日常的繁重工作之余,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那么我们老师的学习途径主要有哪些呢?

&nb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