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发现美丽(第3课时) 新湘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2017-01-22 08:37:22)
标签:
教学设计美术六年级下册新湘版 |
分类: 教学设计--湘版六年级 |
总课时 |
|
||||
课 |
第8课 |
共 3
课时 |
|||
教
目 |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把平面的艺术作品形象运用适当的方式与材料,转化成浮雕的变现形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从抽象意味绘画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设计制作出具有一定美感的立体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尝试在比较重学生作品,并谈出中国古代绘画与米罗绘画的各自感受。 |
||||
教学重难 |
正确认识抽象画的艺术形式,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 用抽象画艺术语言制作一幅立体形象。 |
||||
教
学 |
欣赏引导、对比分析、模仿尝试、绘制表现、评述交流 |
||||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
||||
一、导入新课 回顾上课时的教学,对于最终绘画作业中的问题再次强调。引入本课可以利用的相关平面形象造型,来尝试设计制作立体形象。
二、作品欣赏 欣赏一组教材上的立体造型: 1、用橡皮泥转化成的图形雕塑。(橡皮泥色彩的选择与使用、平面图形的立体转化效果) 2、用布团制作成的玩偶。(思考软质材料的特点、布团的立体制作如何更有立体感) 3、用纸材制作的可以活动的昆虫。(纸材选择与适应、色彩搭配与添加、立体变化与运动) 三、教师演示 1、教师依托实物投影仪,运用彩色橡皮泥,选择教材上《阴山天神神格面具岩画线描图》中的一个较为简单的形象进行设计转化与制作表现。进行一件立体形象的现场设计制作。 2、要点: ①从大形人手进行设计制作,注意大小形状的特点及厚度的控制。 ②注意每个形都要有体的感觉,大的形更要体现更为明显的空间立体感。 ③在大形确定好的基础上,注意选择鲜明的龟彩对比来装饰形象主体的细节变化。 ④尽量使得不同局部的造型具有高度上的变化,体现出立体造型的趣味。 四、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课本P30页学习活动二,从具有抽象意味的绘画作品中选择自己喜好的形象,制作成一个具有美感与趣味的立体形象。 2、组织要点:教师注意及时在辅导过程中就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及时的动态的跟进补充,强调相关教学要点。 五、展示评述 |
学生自己积极介入分析,在欣赏重点作品美感的同时,如何利用适合的材料与技巧,将图形转化成体现立体形象的问题。
1、学生学习立体形象的制作方法。
2、领会立体形象的制作要点。
学生按照作业要求进行立体造型设计制作。
|
||||
教
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