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美术上册学科教学计划 新湘版(2013版)
(2016-08-18 15:44:33)
标签:
学科教学计划美术九年级上册新湘版 |
分类: 教学设计--湘版九年级 |
学 情 分 析
|
九年级学生学习美术已进入到美术教材纵向编排的第四个阶段。这一级重新分班,原来的大班学生两级分化严重,在学生管理方面要加强。学生虽然对美术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学到了一定理论知识和绘画技能,但按照课本内容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正确引导和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面临着即将升学的他们,在教学中加强审美的教育力度,同时在课堂上尽量增设一些情趣性的东西,使他们学习上不要有过多的压力。 |
教 学 目 标 |
1、了解社会生活环境设计类别、功能;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2、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3、欣赏中国美术发展的历程,了解不同时代的作品和著名绘画大师,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 4、多角度欣赏,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尊重人类文化遗产,了解世界多元文化。 5、 提高学生对生活、自然以及美术作品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学生们在实践中进步,在生活中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动眼、动脑、动手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 |
课 程 要 求 |
|
教 材 的 重 难 点 |
教学重点:欣赏外国美术发展的历程、永恒的建筑作品、画“说”空间、瞬间的精彩 教学难点:外国美术发展的历程,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
课 程 实 施 设 想 |
|
|
实 现 教 育 教 学 目 标 的 措 施 |
1、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甚至排他性;为学生主体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学习主体与教材客体成了一对矛盾。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充分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突破 “教”与“学”的障碍。 2、在训练过程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做到精讲多练,体现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在课中对他们进行思想规律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锻炼他们的性格特征,做到抓素质训练,促进全面发展,突出一技之长。 3、在教学中要注意对个别学生的辅导,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环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离不开美术,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习到美术。
|
|
评 价 方 法 设 计 |
采取多种评价形式:作业采取等级评价方式,批改作业要注重突出个性化作业,讲评作业采取讲师讲评、学生自评、互评的评价方式;看重学生的特长发展和参加画展及绘画的水平。学生综合成绩依据学期末依据平时表现、作业上交、作业质量、参展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
|
主管领导签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