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哆来咪(第1课时)新湘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2016-08-08 15:01:50)
标签:
五年级美术教案新湘版 |
分类: 教学设计--湘版五年级 |
总课时 |
|
|||
课 |
第1课 |
共 3
课时 |
||
教
目 |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
|||
教学重
难 |
重点: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难点: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
|||
教法学法 |
|
|||
|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
|||
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播放音乐,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二、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3、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三、装饰美化 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
1、学生欣赏并说自己了解的情况。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
1、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交流讨论后回答。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3、归纳: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
|||
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