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女儿二十岁了
女儿二十岁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411
  • 关注人气:9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此一说】让孩子多读历史故事的好处,原来这么多!

(2016-06-24 08:22:47)
标签:

教育

历史

时评

时尚

收藏

让孩子多读历史故事的好处,原来这么多——

    英国人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和西方人相比,我们中国人更为重视历史,庞大的二十四史就是明证。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同样受过各种历史故事的影响,比如岳母刺字二十四孝等等。

    今天的孩子,接触的文化更加多元性,然而,对中国孩子来说,儿童时期多读点中国历史故事,是非常有好处的。对此,著名传统文化出版人、蒙正童书馆创始人 萧祥剑老师指出,多读历史故事,有四点益处。

首先,历史故事能培养人的浩然正气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震撼人心的故事,从 孝感动天精忠报国,从文天祥到史可法,许多历史人物故事,无不令人读后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多读这样的故事,能够从小培养人的浩然正气,塑造人的优良品格。很多伟大人物,往往就是因为小时候从父母那里听到这些故事,从而一生都深受影响。可见,从小读历史故事,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不可忽视。

其次,历史故事能启迪人的智慧

    历史是前人智慧和经验的总结。小时候,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的故事,很多人都会记忆犹新。这些历史故事中蕴含的做人、做事的智慧,对孩子心灵的启迪,是一般的童话故事不能比拟的。多读历史,能够增加智慧,对大人如是,对儿童也是如此。

第三,历史故事能陶冶人的情操

    通过读历史故事,可以让人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坏人,应该选取什么样的人生榜样,树立怎样的人生志向,如何修炼人生的品格。读历史故事,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常读古人的事迹,自然就生起仰慕之心,久而久之,人的气质就会变化。

第四,历史故事能开拓人的视野,积累知识

    中国历史浩如烟海,要全面了解,非常不容易。但是,常常读一些小故事,久而久之,就是一种积累。一天读一个故事,一年就是三百多个故事。不仅是一笔知识财富,也是和人交谈、写作的绝佳材料。从这点来说,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少年儿童,都应该多读点历史故事,以此扩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

    对父母来说,为孩子选一些好的历史故事书,和孩子一起读一些历史故事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最近,蒙正童书馆推出的三套历史故事书,就是各位父母和孩子共读历史故事的好读物。

    第一套是《写给儿童的德育课本》

      这套书是根据民国时期蔡振绅先生所编的《德育课本》一书延伸而来的,蒙正童书馆编辑从原书796个故事中精选出80个,进行注音、注释和翻译,并配上全彩的插图,非常精美。这套书原文为文言文,读者不仅可以读到80个荡气回肠的德育小故事,更可以作为一套学习文言文的入门教材。幼儿园的小朋友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阅读,小学生则完全可以自主阅读了。

    第二套是《写给儿童的中国故事》

    这套书共收入了123个中国历史小故事,分为十个主题,内容涵盖勤学、忠义、智慧、勇气等,这套书文字浅显,每个故事篇幅不大,少年、儿童都能读懂,而且故事内容引人入胜,很多故事我们大人都未必读过,是一套给孩子的很棒的中华文化启蒙书,会把孩子和大人一起带入一座有趣的中国历史殿堂

    还有一套则是《文白对照少年丛书》

    这套根据清末民初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少年丛书》整理的名人传记,原文是文言文,团结出版社再版时增加了白话翻译,因此更名为《文白对照少年丛书》。每本书三四万字,适合现在的高小和初中生作为课外读物。这套书影响过陈云、茅盾、陈伯吹等众多名人,三位作者孙毓修、钱智修、林万里都是当时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人物,全套二十八册中,共收录十五位中国历史名人、十三位外国历史名人。不仅文白对照可以让孩子熏习文言文,作者独到的评论对于开拓孩子的思路也大为裨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