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海棠诗社杂谈诗歌红楼梦荣海兰文化访谈心理理疗馆 |
分类: 活动报道 |
创办者表示,海棠诗社是为京城一些文学爱好者设置一个以文会友的交流平台,并不是专业的诗歌群体,也不是一定要求诗文杰出,只是希望成员以诗歌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怀,和谐彼此的心灵,释放内心的声音,这种以诗体的方式把情感倾诉给他人既轻松又活跃,因此得到大家的认同,口号是:海棠诗社-----以诗歌的形式快乐。
第一所文学心理理疗馆:
在参加诗社的一些人眼里,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一位署名铁马冰河的网友说,海棠诗社让人产生丰富的文化联想:在科技水平成几何数发展的今天,人们流连于消费最新科技与物质的感官快感,早已背离了古人“每日三省乎己”的遗训,忘却了与心灵的对话。由此带来了严峻的现实危机:人类的物欲膨胀到史无前例,而精神世界高度萎缩,人类正丧失赖以栖息的传统文化的家园;旧的解构了,人类的价值取向找不到新的稳定的支点,出现了价值分裂而导致的时代焦虑症。
“有意思的是,如此宏深的精神黑洞居然被中央台一个小小的《百家讲坛》栏目烛亮,市场的空前被接纳,证明了于丹、易中天的国学是解决国人心灵危机的药方。对自我精神的关照,对心灵的规约和调节,正成为人类走出时代焦虑症的有效途径。如果说国学的复兴在理论上探索走出时代焦虑症的通道,那么诸如“海棠诗社”的活动则是在行动上实现着对精神家园的皈依。”铁马冰河说。
铁马冰河的观点应该能够代表参加诗社的很多人:诗社不是培养诗人的地方,也不把写诗歌当作自己的事业,诗社是一种小群体相互交流的平台,诗社活动具有强烈的交流性特点。如朗诵自己作品给他人听,如步韵和诗、同题作诗,实质是一种借助诗歌相互抚慰的心理“按摩”。而海棠诗社,就是第一所文学心理理疗馆。
荣海兰的性格热情而坦诚。尽管她谦逊地说不会写诗,但对诗歌的热爱难以掩饰。她陶醉地说她曾经在黄河边策马奔腾,那种壮观的情怀就是诗;她也[FS:PAGE]曾经在玉门关的大漠中驰骋,那种雄浑悲壮也是诗。“我对古诗特别喜欢,很有感情;我喜欢李白,喜欢他的豪放、大气和浪漫。”荣海兰在纽约的文化艺术中心很大,经常有诗人到她这里来聚会,大家念一些诗,“主要是古诗,因为在国外能写诗的人不多。”
回国后,荣海兰一直忙于慈善事业,直到遇见另一位诗歌爱好女士其乐融融,两位意趣相投,立即着手诗社的建立。至于诗社的名字,熟读名著的人都知道是出自《红楼梦》.这个名字非常高雅,能够抒发情怀。但当初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红楼梦》中海棠诗社的成员结局都很悲惨,因此建议用“新”海棠诗社.“但你别忘了,他们是处在封建社会,我们现在是新世界,不会发生那样的事情.现在即使物质变化这么大,但是人的感情世界与几千年前有什么区别?你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是一样的,不会说你本来很悲哀,看到一个冰箱就不悲哀了。古今中外,人就是人,有血有肉,他内在的世界是不会变的。为什么现代人看庄子仍然那么投入,那么共鸣?几千年的隔阂呀,就是因为感情上没有分别。所以,感情没有新旧之分,诗社也没有新旧之分。何况,《红楼梦》里的人也不会出来说我们侵犯版权……
诗社推崇的是:我们会用一种快乐的方式来做诗社——我们希望你在这里度过的一个下午,或者一个晚上,能够抒发你积攒了一个星期的忧愁。希望诗歌能抒发他最大的天真、无邪,不管他是20岁还是50岁,都可以用诗来表现快乐和忧愁,甚至可以不用诗,而用音乐、用舞蹈或者其他的形式。最主要是表现他内心的情怀。不要管是不是有人笑话你,只要把内心的东西表达出来,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和悲哀,就最好————让人感觉回到了诗经的年代,中国古老的诗歌是无邪的,没有渲染的,是很原始的手舞足蹈,是来源于一种感动,是一种真实而质朴的情感倾诉。
荣海兰访谈:
荣海兰:这个倒没有,但现在的成员层次和素质都比较高。我认为,人没有高低之分,但是有好坏之分。一个人来了,能把真实的他表现出来,就可以了。我想,一个人能够做到真正的无邪,他的素质应该也坏不到哪里去。一个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人到了我们这里,也会觉得不能相容,这也是双方选择的。
中国商报:诗社经常搞活动,总要有些经费的投入,都是由您来承担吗?
荣海兰:赞助来自很多形式。我们想把这里做成一个随心的地方,就像我做慈善,也是希望真正地出于内心,不管捐还是不捐,捐多少,一定要诚心。我是希望这个诗社能与慈善发生联系,让更多的人感动,让更多人加入,我们来帮助别人。不是说国家公平与否,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穷人富人,不论对穷人富人,心的建设很重要。
中国商报:诗社有什么具体的规章制度吗?
荣海兰:我们现在每次活动最多40个人,有一定的规章制度。
但是我们做这个诗社,不希望[FS:PAGE]拘泥于形式,为什么那么多人自杀?那么多人忧郁症?就是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限制,太格式化。所以我们诗社就提供这样一个空间和时间,在这里你可以表现你的天真、自然、率性、随意,我喜欢率性——这与《红楼梦》里的海棠诗社的宗旨也是相同的。
中国商报:在内容和风格上,诗歌存在审美和审丑两种美学观点,在海棠诗社里,对这个是否有过滤?
荣海兰:这个我觉得不需要。我觉得不存在审丑,只要真实就是美。我相信内心善良,就会有高尚的人格。我做慈善的时候,去大山里面就喜欢抱那些小孩子,旁边人提醒我说小孩子身上很脏,我不觉得。我认为小孩子的纯真和善良其实很高尚的。人的外在没有高下之分,但内心真的有高下之分。
中国商报:您在美国长大,又一直从事中西方文化交流,比较之下,您觉得我们哪些地方有待改进?
荣海兰:我一直醉心于中国传统文化,那些东西让我很着迷。我把这些东西,包括刺绣、剪纸、中医、易经等等介绍给美国的中高层人士,他们也佩服我们的文化。但以前我在国外生活,对国内的状况是隔岸看花,直到回国之后,接触了具体的人和事,我才渐渐了解,很多事情为什么是那样的。我这几年变化很大,收获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