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轴对称》教学设计

(2015-01-26 15:11:0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数学课程资源研讨活动

                                                      执教:永定县高陂中心小学 张锦发

                                                      指导:永定县教师进修学校  卢德凤

永定县高陂中心小学 张锦超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25~128页内容。

设计思路:

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很多老师认为学生画出已学过的图形的对称轴是没有问题的。实际上,课后练习要求学生画出长方形、正方形、正三角形、正六边形的对称轴,学生确实不会有困难。但是,仅此而已吗?这些都是已学过图形中的特例,一般的图形会画吗?表象清晰吗?课前我做了调查,结果认为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竟占66%,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的也占62%。在这样的认知起点上展开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看一看、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议一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学生明晰表象,统一认识。再拓展延伸一下:正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呢?正五边形呢?正六边形呢?正八边形呢?正十六边形呢?正六十边形呢?……无数条对称轴的是什么图形?(用多媒体演示验证)这样一拓展,数学味就浓了,化曲为直的思想得到渗透,已学的知识得到梳理。

二年级学的知识到了五年级,这中间的空隙怎样连接呢?课始,让学生为蝴蝶找翅膀:从形状相同但大小不等、大小相等但形状不同、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的一组翅膀中比较挑选,让学生明确其核心要素有两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接着,来个问题:对折后,A点会和哪个点重合呢?为什么不是B点呢?(B点在更远的位置。)为什么不是C点呢?(C点不在垂线上。)然后让学生顺次找出其它点的对应点,并标识。这样,就把学生已学的知识作为资源利用起来了,新知便有了固着点,“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是垂直平分的关系”这一新知,和“完全重合”这个旧知就建立了联系。

运用知识环节,注意练习的变式和层次,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拓展环节,精选有趣的生活情境,挖掘其中的数学内涵,以期深化学生认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能补全轴对称图形。

2)能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多种实践方式,在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积极交流,深化认识,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准备:学生作业纸、平行四边形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

学生准备:一根彩笔,三角板

教师分发:各类三角形各1个,作业纸1张

谈话: 想、比较        能说:大胆说  说完整  说两、三句话

             会听:静下心,不插话,听出同学高明的地方,听出同学的不足

                       能做:干脆利索,及时收起来

                      会想

  

一、激活旧知,梳理知识

1)为蝴蝶找翅膀。

①你会找哪一只翅膀?你为什么不找第一只翅膀?第二只呢?第三只翅膀为什么就是了呢?你有什么办法验证?

 相机引导: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两只翅膀才是对称的。

②假如给蝴蝶配上第一只翅膀,飞的时候就会怎样?第三只呢?

是呀,蝴蝶配上了能完全重合的一对翅膀,就能平稳地、自由自在地飞翔了。

2)找一找:有几条对称轴?

3)画一画: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4)辨一辨: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折一折,有些部分没有重合。)

5)梳理:

①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哪些?

②两条对称轴的图形有哪些?……

6)延伸:

正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呢?正五边形呢?正六边形呢?正八边形呢?正十六边形呢?正六十边形呢?……想象一下:会是怎样的?无数条对称轴的是什么图形?

很有味道的一个环节!可以作为微课的选择之一。如果单从设计中看,比较适合做成以多媒体课件影像+教师讲解的那种微课。不知您课堂中学生具体做些什么?本环节是以教师引导、讲解为主,还是以学生的操作、想象、思考为主?如果拍成录像,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探究吗?】

二、实践探索,发现规律

1)再看看美丽的蝴蝶,隐去色彩,体现抽象过程。

蝴蝶的这个斑点,在右边的翅膀中有没有对应的斑点?

2)这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树(方格中的树,然后隐去。)A点的对应点是哪个?怎么不找X点呢?为了清楚简明的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把A点的对应点标成A′点。

3)知道对应点找原点:B′点的原点在哪里呢?

4)知道两点连线,你能画出对称轴吗?

5)概括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6)顺次连接各点,发现是什么图形了吗?这棵树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这个环节学生的活动、思考比较多,可以作为制作微课的选择之一。】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尝试练习:

①让学生尝试解决例二问题。

②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画对了没有。

③全班交流,以误映正。

2)变式练习:

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吗?试一试。

 3)综合练习:在无格子的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

呵呵,这个已经超出了我们这个学段的要求了!】

四、拓展延伸、深化认识

1)猜一猜:汉字、字母、商标、交通标志、飞机设计图、脸谱、剪纸等中国传统图案。

2)欣赏对称的建筑美。

①赵州桥是对称的吗?对称轴在哪?右边的这个桥洞,在左边有没有对应的桥洞?

②展示有水的赵州桥,你还能找出另一条对称轴吗?水是有灵气的东西,有了水,风景就有了秀气,添了生机。

3)生活中怎样贴对联?

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一般对这些比较形象直观的现象的观察,放在第一次认识当中的比较多。您觉得呢?】

4)奥秘在哪里?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变成对称的?(演示:把平行四边形逐渐拉伸,变成长方形和菱形。)

很有想法的设计!】

5)课外实践:

①在点子图上创作一幅轴对称图形,看谁画得最漂亮,最有创意!

②完成练习二的第1~6题。

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图形,让同桌完成一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然后评一评。

张主任:

      学习了你的《轴对称》一课设计,有很多收获!边看边有一些感受,就斗胆写在上面了。一直很想和你这个高手探讨,所以就一股脑地把想到的都说出来了,也没考虑对不对。我想,只有把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才能更深入地交流、思辨,你觉得呢?http://mimg.163.com/jy3style/lib/htmlEditor/portrait/face/preview/face34.gif
       另外,我们这次要做的是微课。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微课只有8分钟左右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把整节课都上下来,也就是说不可能达成本课的所有教学目标。一节微课能解决一节课当中一个核心问题就很了不起了!我们是否从这一节课中选取一个精彩环节,提炼出一个核心观点或做法,来做这节微课?请您定夺。
                                                                                                                                                                小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