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数学“微课”?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数学课程资源研讨活动 |
这次参加龙岩市小学数学个性学习课题结题活动,有些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选好知识点
在一节课中,哪个知识点教学是你最得意的地方?或者哪个问题的解决是最精彩之处?就把这个点挑出来,再斟酌一下,设计出来。
按教学流程分:课前复习、新课导入、知识理解(知识探索)、练习巩固、小结拓展等环节都可以选点。
按教学方法分:讲授、问答、启发、讨论、演示、练习、实验、表演、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可以选点。
按教学内容分:“传道型”(情感态度价值观)、“授业型”(知识与技能)、“解惑型”(过程与方法)都可以选点。
按最佳传递方式分:讲授型微课、解题型微课、答疑型微课、实验型微课、活动型微课。
二、录什么类型的微课
(1)一种是没有学生的。做好ppt或其它类型的课件,在电脑上演示,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录制。这种微课,适合学生预习用,适合对学生的个性学习辅导。“先学后教”和现在时髦的“翻转课堂”就需要这种微课。
注意:
①一定要用笔记本电脑,作出1280×720或者1024×768宽屏的视频来。
②少用鼠标,多用幻灯片的效果。
③较长的语言表述时,用幻灯片的效果使画面有动感,不冷场。
④录制的时候,要先充好电,然后拔掉电源,因为交流电是会有噪音的。录音时嘴巴不要对着麦克风,可以用手机的麦克风或者笔记本自带的麦克风。
如果追求好音质,可以用adobe audition或cool edit录音后,再与视频合成。
⑤对一些重要的概念或知识点,不但要说清楚是什么,还要说清楚不是什么;说明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⑥应包含:微课、配套练习、资源、评价方法、学习单等。学习单应该链接相关资源,统一调度相关课程和资源。
(2)一种是有学生、教师的录像式的微课。这种课更多的用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研讨。假如我们有个教研专题叫“怎样创设情境,引出知识学习?”就可以大家都来做这类的微课,进行观摩研讨,这样就会使研讨聚焦于一个点,效果就会很好。
注意:
①要完整:标题页(课题、教材版本、作者、单位,持续时间大概为6—10秒)、问题(或缘起)、录像、反思(或感悟)、片尾(版权单位、制作人等)。标题、问题、反思、片尾四部分均为录屏式完成。(这是我们永定的马主任的创意,得到了市教研专家的赞扬!)
②录像时要有导演的心态,事先安排好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镜头。要考虑画面的美观。
③一定要双机拍摄。
④墙面不能太光滑,否则会有回音,影响录音效果,可以用厚重的窗帘。
⑤要自己学会编辑视频。
⑥重要的环节要有字幕条提示或旁白提示,这些提示要比内容略早一些出现。
三、关键:要有创新的设计,要尽量选小的点。
http://s1/mw690/001tb9Lggy6PqoDGi64e0&690
龙岩师范附小录制的微课效果最好,图像和声音都很清晰。因为“刘文东老师既是电脑高手,又是优秀的数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