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申报表
(2014-11-11 11:38:49)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数学课程资源开发文件 |
2014年永定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课题主持人: 张锦发
课题类别(学段及学科): 小学数学
所在单位: 永定县高陂中心小学
填报日期: 2014年9月23日
永定县基础教育课题管理小组制
主持人 |
张锦发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67.09 |
||||
工作单位 |
永定县高陂中心小学 |
任教学科 |
小学数学 |
||||||
专业技术职务 |
小学高级教师 |
电子信箱 |
gaobeixiaoxue@163.com |
||||||
手 |
13559986926 |
Q |
2790889741 |
||||||
主要合作者 |
|||||||||
姓 名 |
单 位 |
职 称 |
专业技术职务 |
在课题中的分工 |
|||||
张锦超 |
永定县高陂中心小学 |
小高 |
小学高级教师 |
实践研究 |
|||||
黄小玲 |
永定县高陂街道小学 |
小高 |
小学高级教师 |
实践研究 |
|||||
黄素玲 |
永定县高陂街道小学 |
小高 |
小学高级教师 |
实践研究 |
|||||
张晓珍 |
永定县高陂平在二小 |
小高 |
小学高级教师 |
实践研究 |
|||||
赖晓兰 |
永定县高陂上洋小学 |
小高 |
小学高级教师 |
实践研究 |
|||||
吴丽芹 |
永定县高陂中心小学 |
小高 |
小学高级教师 |
实践研究 |
|||||
陈江文 |
永定县高陂中心小学 |
小高 |
小学高级教师 |
实践研究 |
|||||
林永富 |
永定县高陂街道小学 |
小高 |
小学高级教师 |
实践研究 |
|||||
张志平 |
永定县高陂街道小学 |
小高 |
小学高级教师 |
实践研究 |
|||||
研究成果 |
高陂中心小学是龙岩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示范学校,龙岩市小学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学校扎根农村,立足校本,注重实效,开展了系列课题研究活动和其他校本教研活动,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骨干教师。 课题组负责人是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龙岩市学科带头人,所撰《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获首届"智慧、互动、成长”全国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论文《常法常新话比较》在cn刊物发表,5篇论文获省级奖。所指导的《了解空气》一课获福建省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课例评比一等奖,《1000以内数的认识》获福建省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录像课评选二等奖,《三角形的特性》获龙岩市小学教师技能(说课)竞赛获一等奖。主持或参与了《农村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实验》等三个市级课题研究,策划、组织所属七所完小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等四个校级课题研究,其中《高陂客家文化》校本课程被评为福建省首届优秀校级课题。指导学生有26人次获县级以上奖励,其中《我是一棵松树》获全国创新杯作文大赛中一等奖,《农村的房子窗户有多大》获龙岩市小学数学小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课题组成员中,有2位福建省农村小学骨干教师,1位市级骨干,1位县级骨干。有22人次获县级以上奖励,其中《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获福建省小学数学中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会论文评比一等奖,有2节课获省级奖励,1节课获市级奖励,有1节课获县级奖励,1个教学案例获县级一等奖,所指导的数学小论文《让地球永放光彩》获龙岩市第七届小学生优秀数学小论文评选一等奖。 |
||||||||
研究背景 和意义 |
在崇尚知识创新的信息时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人们已经打破了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神话,愈来愈认识到情境、协作、对话和意义建构对学习的影响,认识到知识只有经过学生的艰辛努力才能获得,学生要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经过不断地思考、实验和反复推敲观点,才能习得一种活的知识。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现阶段,教材作为唯一资源的地位已被撼动,但系统的资源支持却还未建立;教师的资源开发意识和能力与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的课程资源,或者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教学。种种问题,制约着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的展开,制约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美好愿景的实现。 从形式、内容、来源上多元获取资源,并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利用,能够为顺利组织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等学习活动奠定基础,实现直接经验学习与间接经验学习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数学化过程,实现知识的建构。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有效开发和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能突破班级授课的局限,较好地解决个性化学习问题,促进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发展。 |
||||||||
研究对象 和内容 |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教材是主要的课程资源,是学科专家精心研究的成果,根据课程改革要求做了与时俱进的修改设计,怎样深入研究,用好用足教材资源?教材在学术品质上具有一定的权威,但就课程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来说,是无能为力的,也无法苛求他们。怎样对教材资源进行因地因校因生的改编、重组?怎样通过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研读,领悟课程标准的精髓,切实改变教材不可侵犯的状况?网络信息化资源纷繁多样,良莠不齐,怎样有效利用?教师日常工作繁重,怎样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方法,实现资源利用的快捷、高效? 从以上问题为切入点,确定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至少5个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比较研究,以深入领悟教材编写意图,反观课程标准要求,综合其中课程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化组合。 2)组织同题异构、异课同源研讨活动,学习、借鉴名师和其他优秀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方法,通过反思、研讨,总结创造性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效策略。 3)以本校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挖掘教师与学生的生活环境与经验系统中的资源,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具适切性。 |
||||||||
研究目标 |
1)打造若干节创造性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精品课、示范课。 2)总结具有较强适切性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策略。 3)构建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地方化的小学数学教育资源库。 |
||||||||
研究方法 |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采用比较研究法,辅以案例研究、观察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主体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让参与课题的实验教师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作为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通过学习与交流、创造性实践与批判性反思,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并进而作理论提升,总结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策略。 |
||||||||
研究过程 和步骤 |
1)准备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0月)培训实验教师,收集资料,制定方案,调查、分析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现状,大体完成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学习和分析。对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已有成果有较系统理解——即进入课题研究的第一层次:“别人说了什么”(或“别人做了什么”)。 2)实施阶段(一)(2014年11月 —2015年6月)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已有策略的尝试与实践研究,通过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比较研究,领悟教材编写意图,反观课程标准要求,总结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策略,打造若干节创造性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精品课。——即进入课题研究的第二层次:“别人做得怎么样”(或“我想这样做”)。 3)实施阶段(二)(2015年7月—2016年3月)打造若干节创造性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精品课、示范课,总结具有较强适切性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策略,构建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地方化的小学数学教育资源库。——即进入课题研究的第三层次:“我有话要说”(或“我有成果”)。 4)总结阶段(2016年3月—2016年7月)整理课题精品课和示范课,总结具有较强适切性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策略,编辑出版有关论文、教学案例或教学设计等,对构建的小学数学教育资源库进行结构化处理和多方交流。 |
预期成果 |
预期创新点 1)在精品课堂和示范课堂中展示课程资源的创造性开发与利用,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直观的范例。 2)在现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的基础上,作更深入、具体、学科化和地方化的探讨和总结创新。 3)让所构建的小学数学教育资源库更具实用性,更具地方特色。 成果呈现形式 1)创造性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精品课、示范课的录像或教学案例。 2)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总结或创新的论文汇编。 3)物化的或信息化的小学数学教育资源库。 4)地方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调查报告或案例、数学小论文、数学日记。 |
课题主持人所在学校意见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教师进修学校意见 |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