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城里人,先学文化——第二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
(2010-02-22 15:24:39)
标签:
外来务工者城市生活农民工城里人手机qq杂谈 |
分类: 放言轩原创 |
又是一年返城时。春节过后,大量农民工兄弟开始返回城市寻找工作和发展的机会。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今年纷纷提前招工,年轻的80后、90后农民工逐渐成为劳动力的主力大军。这是与他们的上一辈截然不同的群体,他们手上没有久握锄头、镰刀留下的老茧,甚至已经不会种地;他们不用背负生活的重担,可以潇洒走他乡;他们听着MP4,聊着手机QQ,习惯了城市生活,沿着父辈的足迹奔赴东南、华南,他们也被称作第二代外来工。
据最新一份调查,城市生活是第二代外来工的目标,“渴望融入城市”是第二代外来工最大的心愿。与他们的上一代寄居在这个城市不同,他们更希望能扎根在城市生活中,彻底融入城市,从农民变成市民,从寄居变成安居……。但“渴望融入”说明了他们至少在精神层面,还没有完全融入城市,他们仍然缺少成为市民的一些文化准备,他们仍然与真正的市民隔了一层,虽然他们会上网、会炒股、懂得追求时尚……
外来务工者从精神文化层面融入城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客观要求。城市化,并不是简单的农业人口和城市人口的转移,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文化生存模式的转变。城市文明的规范,市民行为的准则,城市文化的熏陶,规则意识等等,这些是长时间城市生活所积淀下来的“文化精神生态”,是外来务工者真正需要熟悉、了解、体会并深入学习的。
毋庸讳言,第二代务工者中的相当部分,与他们的上一代一样,没有经历完整的学历教育,他们进城的最初目的只是赚钱。这样,他们就对精神文明缺少深层次的理解,对城市塑造的法治文明缺少感性认知,于是他们在为城市建设奉献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乡民的那种非文明特色。也因如此,他们在某些场合很难得到市民的精神认同和身份认同,加剧了与城市的疏离感和陌生感。
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外来务工者,如何让外来务工者自觉融入城市的文明生态,是现代城市转型与发展中的一个难题,也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城市在外来务工者的精神“改造”中,究竟承担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能够在制度建设上提供多少有价值的“养分”?这些都是现代城市必须思考的问题。
“渴望融入”说明了两层内涵。一是他们还没有融入;二是城市是否能够主动“吸纳”他们。这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让这种互动呈现良性的发展趋势,积极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是我们更加希望看到的愿景!
据最新一份调查,城市生活是第二代外来工的目标,“渴望融入城市”是第二代外来工最大的心愿。与他们的上一代寄居在这个城市不同,他们更希望能扎根在城市生活中,彻底融入城市,从农民变成市民,从寄居变成安居……。但“渴望融入”说明了他们至少在精神层面,还没有完全融入城市,他们仍然缺少成为市民的一些文化准备,他们仍然与真正的市民隔了一层,虽然他们会上网、会炒股、懂得追求时尚……
外来务工者从精神文化层面融入城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客观要求。城市化,并不是简单的农业人口和城市人口的转移,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文化生存模式的转变。城市文明的规范,市民行为的准则,城市文化的熏陶,规则意识等等,这些是长时间城市生活所积淀下来的“文化精神生态”,是外来务工者真正需要熟悉、了解、体会并深入学习的。
毋庸讳言,第二代务工者中的相当部分,与他们的上一代一样,没有经历完整的学历教育,他们进城的最初目的只是赚钱。这样,他们就对精神文明缺少深层次的理解,对城市塑造的法治文明缺少感性认知,于是他们在为城市建设奉献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乡民的那种非文明特色。也因如此,他们在某些场合很难得到市民的精神认同和身份认同,加剧了与城市的疏离感和陌生感。
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外来务工者,如何让外来务工者自觉融入城市的文明生态,是现代城市转型与发展中的一个难题,也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城市在外来务工者的精神“改造”中,究竟承担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能够在制度建设上提供多少有价值的“养分”?这些都是现代城市必须思考的问题。
“渴望融入”说明了两层内涵。一是他们还没有融入;二是城市是否能够主动“吸纳”他们。这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让这种互动呈现良性的发展趋势,积极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是我们更加希望看到的愿景!
后一篇:“心理陪护” 重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