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必“谈公交而色变”

(2009-06-12 14:01:43)
标签:

安全锤

公交企业

政府管理部门

公共安全

成都

杂谈

分类: 放言轩原创
成都6.5公交车燃烧重大事故,伤亡惨重,实属罕见。目前,这一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之中,网上各种传言,也是不少。此事一出,各地如上海、武汉等纷纷对公交系统进行“安检”,沈阳更是做出决定,今年夏天该市取消公交空调车。

但不管怎么说,这事对公众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阴影。成都一些市民就声称,现在一上公交车,就有一种心虚的感觉。这种心虚,当然是有理由的。公共安全的确是个大问题。生命是宝贵的,谁都不想摊上这样的事情,想想那27条瞬间消逝的生命,让人慨叹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当然,还有恶作剧的。近是,网上盛传成都“8路公交车冒烟,10余乘客拿出自身携带的钉锤砸窗逃生”的消息。后经记者调查,该消息是纯系编造,属谣传。这样的玩笑就开大了。明显加剧公众的恐慌心理,让大家“谈公交而色变”,实属不该。

说实话,公共安全是大家的事情。这方面,我们每个公民,政府管理部门和公交企业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什么现在大城市的马路上,跑的是清一色的封闭式公交空调车?公民是否应该具有公交车的选择权?公交企业一遇到类似的事故,总是特别强调公民的素质差,比如那把事关人命的安全锤的丢失。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但企业在消费者(每个乘客)人身安全上,又舍得投入些什么呢?这恐怕也不得不引起一些思考吧?当然,我们每个乘客,是否也该扪心自问,当你看到有人拿走安全锤时——那可是明目张胆、众目睽睽啊,你又做了些什么呢?……

事故是严重的,教训是深刻的,但生活总得继续。从统计学上讲,各类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很难避免。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分散而不是累聚风险,控制而不是消除风险。这个思想的主旨,是希望我们认清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实际上,几乎现代社会的许多公共政策、生活过程,都贯穿着这一思想。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谈公交而色变”。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我们能够尽量地将不安全性的风险,降至最低。当公民们能够有选择公交车的权利时,当政府管理部门能够在公交车的“公”字上,发挥更大作用时,当公交运营企业能够真正从消费者的角度提供合适的公交产品时,当我们法律能够对那些带着汽油上车的人,做出真正意义的惩罚时,我们就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类似成都公交悲剧的重演。

面对“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时”,心虚是没什么用的。至于火上浇油式的造谣,加剧公众恐慌心态,严重的应追究法律责任了。其实,我们每个公民需要做的,是勇敢地登上公交车,当需要维护我们自身安全利益时,勇敢地站出来、指出来、讲出来,这样的维权最珍贵、最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