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疫情,莫让扩散出现在"最后一毫米"
(2009-05-04 14:35:10)
标签:
h1n1疫情流感病毒墨西哥杂谈 |
分类: 时政热点 |
据报道,至5月3日中午,经多方寻找,所有国内乘客均已找到。
经历了“非典”,我们得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将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进行隔离和为期7天的医学观察,是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必须采取的有效防控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今,流感病毒已经传入国门,如何做到有效防控,更要“与病毒赛跑”,尽最大的可能,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传染链阻断。
经过全国范围高密度、高强度的连夜寻找,所有国内乘客均已找到,疫情防控在“最后一毫米”。“与病毒赛跑”,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分钟将所有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乘客找到,防控甲型H1N1流感病毒就多一分主动,民众就少一分担忧。
从相关报道中了解,来自墨西哥等疫区的乘客到沪后,无一例外地都做了例行的体温检查,并被要求填写一张包括自己是否发烧、有无不舒适感觉、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内容的表格。按理说,有了这样一张表格,要想联系上同航班所有乘客并非什么难事。但事实上,有近20人昨天才找到,如果排除掉个别人填写的信息不准确以外,说明这样的一张表格在内容信息设计上不够细致、周全,仅凭一纸表格还不能完全掌握乘客行踪等全部相关信息,不能完全满足防控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应急需要。
所以,当甲型H1N1流感疫情显现,一方面需要民众理解与配合,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在防控措施上也要做到有效与高效,尽量考虑周全、细致、严密。在严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问题上,必须做到“无缝隙”,不能让扩散出现在“最后一毫米”。试想,如果我们的卫生、疾控、检疫等整个公共卫生系统都高速运转起来了,就不会发生因乘客填写的个人信息不准确难以找到人,万一因此而错失阻断疫情传播的时机,铸成大错,如何是好?把相关程序再设计得周全一些,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到,最大限度保证在第一时间阻断病毒扩散,才能有效防控疫情。
前一篇:“放心牛奶”,怎样“放心”?
后一篇:世博,许上海一个经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