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牛奶”,怎样“放心”?
(2009-04-29 14:01:00)
标签:
风险评估牛奶乳品水解蛋白粉食品安全杂谈 |
分类: 时政热点 |
事实上,早在2000年就有媒体报道广东省出现了在酱油中添加“皮革水解物”的现象。与突然冒出来的“三聚氰胺”不一样,在食品中添加“皮革水解物”曾经有过苗头,但是这种违法食品添加剂只是出现在了违禁目录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进入到食品安全的风险系统监测范畴。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食品安全也是一个多方博弈的结果,其中既涉及一些地方的经济保护主义,更关涉到监管与被监管的“猫鼠斗争”。正因其艰难,我们才更需要一个法定的、严密的、完善的食品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去年10月出台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由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制订,并根据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的结果及时组织修订。但是,据卫生部透露,这一标准计划将在今年下半年出台。
显然,与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一并需要尽快建立的,是具有前瞻性的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以及由此形成的质量监测和风险评估的定期公报制度,系统地剔除食品、乳品中的可疑添加物。风险监测走到食品安全的前面,我们才能安然于现代的物质生活。如果总是事后严处,“放心牛奶”,如何“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