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涨了,消费就能“热得快”?
(2008-11-24 14:15:00)
标签:
经济财经“热得快”工资 |
分类: 解放论坛 |
首先予以肯定的是,发改委起草刺激消费方案,是应对金融危机、改善民生、激活市场的一项利国利民之举,理当尽早出台并实施。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项惠民政策的颁布实施,都有一个相当长的实践过程,要想普通百姓真正从中受益,还有待时日。因此,笔者首先泼一盆冷水:别期望涨工资消费就“热得快”。
众所周知,“热得快”是一种最简便的家用电器,将其插入定量的水中,接通电源后,不到几分钟,水就会沸腾起来。因此,这种价廉物美、省时省电见效快的小家电,格外受到老百姓的亲睐。
假如我们把发改委的这个方案当做“热得快”,涨工资是“电源”,消费市场是“水”,通“电”后,这“水”在短期内能沸腾起来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其一,就目前而言,中国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本来购买力就不强,抗击风险的能力也相当脆弱;遭遇金融风暴后,更是惊慌失措,明哲保身,哪里还有消费欲望?
其二,此次工资增长幅度不会太大,即便是涨幅比较大,老百姓也不可能“一夜暴富”。目前,老百姓的工资大都只能养家糊口。购买大宗商品没有三年五年的积累是不敢轻易出手的;至于购买住房,那可是“百年大计”,靠工资买房,那得积攒几代人的力量!
其三,工资高,比不上物价高;工资涨得再快,更比不上物价涨得快。即使老百姓的工资涨了,首先也只能用来解决全家人的温饱问题,还要用于赡养老人、子女就学、头痛脑热、人情来往等诸多支出,哪里还有闲钱去凑“楼市”、“股市”的热闹,与节节攀升的物价争高下?
由此可见,涨工资促消费,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想老百姓花钱,关键是老百姓腰包里有足够的钱。办法当然是有的,把工资再涨高一点,把物价再降低一点,这似乎是一件矛盾的事情。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这个矛盾。
前一篇:警惕“大干快上”的投资狂热
后一篇:四万亿救市,重要的是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