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大干快上”的投资狂热
(2008-11-21 14:10:34)
标签:
财经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官员 |
分类: 时政热点 |
毫无疑问,中央的战略部署得到各地的快速响应,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一定能战胜这场金融危机,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但是正如有些分析人士指出的,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导的拉动内需之举千万不要走偏了方向,让固定资产投资变脸为某些地方、某些官员的“政绩工程”,形成新一轮的“投资泡沫”,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不少地方曾经狂热地追求“GDP”、大搞“跨越式发展”,就连一些基础较差的城市也盲目地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区域性中心城市。而很多符合地方发展实际、具有地方发展优势的产业得不到扶持,落后的产业结构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地方官员把投资重点集中到所谓的城镇化上(主要是房地产业),建设了不少“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甚至是影响稳定的“伤心工程”和“腐败工程”。其结果呢,资金没了、民生误了、机遇错过了、社会矛盾累积了,发展后劲不足了,可持续发展难度加大了。假如,这些地方能把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放在培育优势产业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上、做大做强特色经济上,也许今天的拉动内需就会提升一个档次,可挖掘的潜力会更大。
也许,某些地方官员企盼能从中央四万个亿投资分得一匙,直接落入自己的口袋,或者是挖空心思去“跑部钱进”,找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补偿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的“欠帐”,掩盖决策失误,标榜自己的政绩。殊不知,中央的四万个亿投资并非是中央直接拿出四万个亿资金,而是以“四两拔千斤”的财技考验地方的发展水平和把握大局的能力,况且为了使本次拉动内需达到预期效果,中央已经出台了“十条措施”,就是今年下拨的一千个亿,相关部门已经提前做好了各项监督措施,地方官员要唬弄得便宜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有效地拉动内需,需要各地有干大事业的智慧和气魄,需要激情和胆量,更需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以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后代负责的精神贯彻落实好中央的战略部署。
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要警惕地方“急功近利”、“大干快上”的投资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