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恶,莫大于无耻。过,莫大于多言。

标签:
佛学 |
老子:恶,莫大于无耻。过,莫大于多言。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宽。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先益后损,则恩反为仇,前功尽弃。先松后紧,则管束不下,反招怨怒。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张梦复云:“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又云:“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此余数十年有得之言,其遵守之!毋忽!”
○恶,莫大于无耻。过,莫大于多言。(希言自然-老子)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缓事宜急于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扁则戾。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天地何言?涵载一切。大道希声,演化一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