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忧伤肺喜伤心如何调节和预防

(2022-03-25 03:58:42)
标签:

教育

时尚


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中医的情志致病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当夏炎热未去,心为主而脾当令,若存怨恨恼怒烦的心境,必会影响五脏六腑的阴阳气血平衡;充满快乐、善良、慈悲的心境,则能让脏腑和谐,气血和畅,其健康必然有保证。久病难愈,与其苛求良医,何如自安己心。

医疗往往只能缓解一时的病痛,若想真正康复,关键还在于养心。否则,越求医,越失望。心为健康的主宰,要想健康,先需养心。虽然人生中诸事纷纭,但我们的内心要保持淡然,则事情不能伤害我们的心。为了自己的健康,不要让外来的人、事、物干扰我们平静的心。心若不妄动,则气血通畅,脏腑和调,自然不病。

忧伤肺喜伤心如何调节和预防

若因此而心中生起怨恨恼怒烦等不良情绪,受伤的最终是自己。

养心要怡情。不因物喜,不由己悲,无七情过激之伤。不仅要去怨恨恼怒烦等负面情绪心理,亦需忌胜负心。胜也罢,负也罢,淡然处之即是。前贤说:胜固可喜,败亦欣然。只求半天之乐,何必执着输赢。

   中医重视人身三宝,曰精气神。“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精存则生,精失则死。肾主精,肺主气,心主神。肾精充足为养生之本;精足而肺气亦足;气足则心神得养,故精为本。“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神妄动,上则耗气,下则耗精,为祸最烈。故养生不但在宝精,更需养心神。心主神,恬静少言则神收,闭目息虑则神藏。神足而君火自明,五脏六腑因而和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