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2022-03-22 14:04:29)

超然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东坡在北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 丙辰中秋夜,在超然台上与朋友欢聚,畅饮达旦,大醉时一气呵成的。其实苏东坡在思念他分别七年的弟弟苏辙。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超然台,位于山东省诸城市(潍坊市管辖)内,为北宋熙宁八年苏轼任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太守时所建。历经朝代变更与兵荒马乱,在如此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历代贤达人士曾多次维修。1948年由政府下令,调集全县民工拆除诸城古城墙,超然台也毁于这次拆城。台上屋宇被拆除,刻石被埋在城壕之内,部分石刻为群众取走作建房用。顷刻间,超然台仅剩一土堆,后来又被清洁工人挖尽。就这样,超然台名胜毁于一旦。2007年秋,超然台在整整消失了60年后又在原址附近开工复建。整个工程依原有的规模,按3倍的比例进行扩建。共占地20余亩,台高10.74米,宽28米,长160米,建筑面积为7000余平方米,陈列面积为3000余平方米,总投资7000余万元。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2021910日我们再次进入山东,来到了超然台。重建后的超然台分为超然台景点和苏东坡纪念馆两部分。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沿着台阶便上到超然台。

        超然台是苏轼任密州太守时,诸城西北墙上有“废台”,苏轼“增葺之”而成,以为登高望远、吟诗作赋之所。其弟苏辙依据《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的文意,命名曰“超然”,并作《超然台赋》予以赞咏。超然,即超脱尘世、乐天知命的意思,后引发苏轼《超然台记》横空出世,成就千古名篇。有人评曰:“若无子由明兄意,神州那得超然台。优游物外迪心智,诸城至今寻旧台”。苏轼政务之余,或远眺名胜古迹,或抚琴抒发情怀。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由此亭下到一楼便是苏东坡纪念馆。

        纪念馆用大量的文字、图片等来介绍苏东坡的一生。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苏轼(103718日—11018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在密州的2年多的日子里,征询疾苦,因法便民;对朝廷直言敢议,指陈得失,为百姓身先士卒,下野捕蝗,勤于政事,精于察访,尽心尽力为密州人民解除苦难,赢得了密州百姓的爱戴。

        苏轼在密州不仅政绩卓著,文学成就更为杰出,创作了诗、词、文、赋230多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其一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其二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眼生花。

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

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世人评说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诸城篇)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