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2021-10-09 14:45:41)
标签:

旅游

颜文姜祠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颜文姜祠又名灵泉庙、顺德夫人祠,俗称大庙,位于山东省博山区城郊西南境内凤凰山南麓。

    颜文姜祠始建于北周(公元557年),更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6年),扩建于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增建于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金、元、明、清直至民国均有不同程度的重修,一九九三年春夏再次经过建设和整修。

    颜文姜祠占地3660余平方米,为淄博市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典建筑群,也是全国仅存的3座唐代木质建筑物之一。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祠内主体建筑--正殿,俗称“无梁殿”,系纯木结构,原为四面木雕隔扇门,清初邑人孙廷铨恐年久侵损,逐步以砖石筑东、西、后三面,顺治年间又于殿前建起卷廊,直致有今日规制。卷廊出檐深远,四角风铃,碧瓦朱楹,歇山转角,九脊七兽,是一座飞檐斗拱,双翘五昂十一踩的古代建筑。该殿面阔三间17.2米,进深三间18.6米,高15米,它以杠杆原理构建于台基之上。殿内现有颜文姜金身塑像和风雨竹,敕女石碣等石刻多方。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正殿前有一泉池,一年四季泉涌不断。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泉池前有一“顺德夫人”的拜亭。据工作人员介绍此亭是代留下来的。
    
    问了一位工作人员有没有祠院的介绍,她说没有,给了我一本《颜文姜的故事》的连环画。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本来是冲着唐代木质建筑物去的,没想到还有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原来颜文姜祠是为纪念一位勤劳、善良、孝老的民间妇女而修建的。

    话说在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博山城郊凤凰山下有一户姓郭的人家,郭家儿子自幼体弱多病,突然病情加重,奄奄一息了。婆婆一门心思想冲喜,希望办喜事可以让儿子病情好起来,硬是把颜文姜娶过门来。结果是,“寅时娶进颜家女,卯时死了郭家郎”,成亲不到两个小时,颜文姜的丈夫就死了。

    颜文姜心地善良,她特别体恤婆婆失去了儿子,看到婆婆伤心欲绝的模样,很是心疼,便决心撑起这个家。

    颜文姜在郭家日夜操劳,毫无怨言,她上侍候公婆,下照看小姑。但婆婆却不给她好脸色,小姑子更是好吃懒做,挑拨事端。

    那时,凤凰山水源不足,颜文姜隔三差五就要到三十华里以外的石马镇去挑水。婆婆怕颜文姜在挑水的路上偷懒,特意给她制作了两只尖底水桶,使她在路上连一点休息的机会也没有,有时不小心半路上摔了跤,还得重返另挑。

    一天,太白金星云游此地,被颜文姜的孝心所感动,于是他用神鞭在路上戳了许多喇叭形小坑,正好能放下两只尖底水桶,好让她累了的时候放下水桶歇一歇。

    有一次,文姜在休息时,看到不远处有位慈祥的老人,骑了匹白马。到文姜身边后开口相商,我的马累了能让它喝点水吗?文姜忙起身应允,行啊,前面这桶水是公公婆婆和小姑喝的,后一桶有点浑是我喝的,你就让马喝这一桶吧。太白金星大为感动,临别,就将马鞭子送给了她,并一再嘱咐,回家把这鞭子挂在水瓮里,稍微一提水可满瓮,切不可将鞭子提出瓮外。文姜叩头致谢,一转眼,连人带马无影无踪。文姜十分疑惑,莫非碰上神仙了不成。

    颜文姜拿着鞭子回家照做,果然灵验,而且水质清冽甘甜。从此,她免除了每日爬山越岭汲水之苦,把更多的心思用来侍候公婆。

    婆婆一连几天没见文姜出门挑水,可照样烧饭泡茶,大惑不解。于是就假装关心文姜,让她回娘家看看。文姜前脚刚走,婆婆和小姑后脚就进了厨房,翻箱倒柜,结果什么也没有找到。忽然,婆婆发现在水瓮边搭着一支鞭子,油乎乎、脏兮兮的。纳闷的婆婆十分生气,暗骂文姜,为啥将鞭子放在喝水的瓮里。于是就一手揭开瓮盖,一手拽着鞭子,猛得一提。轰!只听山崩地裂地一声响,一股瓮口粗的水柱从瓮里喷涌而出,那气浪将婆婆和小姑推出厨房。顷刻间,大水用来,水溢院内,眼看整个村庄就要被巨水淹没了。

    颜文姜还没走出村子,突然听到一声巨响,看到不远处有突突的水流不断涌来,想起送马鞭的老汉说的话,赶紧奔回家中,见公婆、小姑都淹在水中,呼救挣扎,当即左手拉起公公,右手拽着婆婆,用脚挑起小姑,一屁股坐到瓮上,用身体堵住了水眼,制住了狂涌的水流。

    公婆和小姑得救了,文姜却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坐化为一尊女神。在她坐着的地方有甘甜的泉水流出,后人称之为“灵泉”,这流淌的泉水和其他流水汇集成了一条大河流入大海,这条河被称为“孝妇河”,淄博人视之为母亲河。

    故事到此结束了,您看了有何感想。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这一池泉水就是故事里所说的“灵泉”。水从正殿下涵洞处喷涌而出,流入池中,又自池中隧道流出,注入孝妇河。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正殿的下面是“灵泉”的泉眼,水质清冽,永不干枯。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正殿的前面有一副抱柱楹联,上联写的是“惊天地感社稷莫大于孝”,下联写的是“配江河揭日月至诚如神”,这是孝妇河流域的三大文化名人之一赵执信书丹的。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宋代的碑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这不知道又在增建什么?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沿着台阶往上走,有姊妹殿和二十四孝亭。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由于二十四孝亭不开放,所以我们只能止步于此。借助长焦镜看一眼。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淄博篇6)

    2006年颜文姜祠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体现了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对孝文化的推崇和爱戴,也成为孝文化代代相传的重要媒介,向世人传颂着“百善孝为先”的美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