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甄嬛》《媳妇》:最受外国人追捧

(2013-04-22 10:46:51)
标签:

所在

武术

亲戚

小说

热潮

分类: 转载

    作者:石洁   (自网易博客)

    很多制片人都觉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并不适合来描述电视剧。《甄嬛传》总制片人曹平也一度这样认为,直到她接到大洋彼岸的一通电话。电话那头的人告诉她:美国某主流电视台有意向购买《甄嬛传》。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电视剧节奏之慢、讲故事水平之差,离外国人的观看习惯“有很大的距离”。虽然美剧也有假的不行的情节,但至少局部逻辑还是合理的。不像中国电视剧,“缺乏技巧又不会讲故事”。

    难怪《甄嬛传》漂洋过海令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期教授电视节目形态课程的苗棣教授相当惊讶。“《甄嬛传》卖到越南甚至韩日或者美国中文台,这都没有什么新鲜的,但这次真能登上美国的主流电视台,不说HBO,哪怕是Show Time,都将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因为从未有过先例。”

    更让曹平更惊讶的是,这次要购买《甄嬛传》的是美国的非华人电视台,报价5000美元每集(约合3.1万元人民币),这已经算是中国电视剧出口的“高价”了。要知道,国产剧集的售价基本都在万元人民币左右徘徊。

     【转载】《甄嬛》《媳妇》:最受外国人追捧

                                 为什么是《甄嬛传》?

    曹平和郑晓龙导演联袂打造的清宫古装戏《甄嬛传》,已在中国大陆的卫星频道和有线台播放数轮,一年来的重播次数不少于120次。网络版权早在2年前就卖出了2000万的高价,该剧的76集完整版也已在东南亚、港台等国家和地区播出,在台湾的收视率还远远高出同期播出的韩剧,甚至连日本亚洲卫视也计划在今年6月播出此剧。《甄嬛传》成为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后,中国电视剧走向海外的又一个惊喜。作为文化输出,在哪里受追捧、外国看重的是什么题材,这比谈钱更有意义。

在《甄嬛传》以前,曹平就成功运作过《幸福像花儿一样》、《金婚》等剧集。她和郑晓龙导演是业界公认的黄金搭档,《新编辑部故事》是这对搭档继《金婚》、《甄嬛传》之后合作的第三部剧,曹平同时担任这些剧集的发行人。从中央戏剧学院俄罗斯戏剧专业硕士班毕业的曹平,内心里是很不甘心当电视剧“销售”的,因为“自己有专业背景,留过学”。但一晃,她担任制片人的时间已经接近十年。“郑晓龙希望我能从基层做起,当时他已经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负责人,所以我最后也采纳了前辈的意见。” 曹平说,“这样的经历确实也让我更了解市场,我发行过千集电视剧,从未让投资人赔过钱”。

     【转载】《甄嬛》《媳妇》:最受外国人追捧

                甄嬛传总制片人曹平与《新编辑部的故事》演员王千源

    《甄嬛传》这次也不例外。“2007年郑晓龙的妻子王小平从网上看到了流潋紫的这部小说,郑晓龙找到了我,让我判断一下市场。当时电视剧市场仍是供大于求,尤其是古装剧比较低迷。我所在的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也从来没有拍过古装剧,从专业的市场眼光来看,要投拍这部剧集是很冒险的。但我和郑晓龙都觉得这个小说值得改编,于是冒着风险买了版权。我们不着急,就慢慢做剧本,到了2010年才正式启动项目,最后一炮而红。因为郑晓龙导演一直以来的风格就是不盲目跟风,要做就做精品,或许就是这种理念成就了现在的《甄嬛传》。”

    在曹平心目中,好的剧集必须非常讲究。这种讲究不光是艺术上的,作为制片人,要操心的“讲究”毕竟需要用真金白银砸出来。在这点上,老对手韩剧一度做得不错。“韩剧一集都是一百多万人民币的投资,有特别的讲究,尤其是在‘服装化妆道具’方面,韩剧音乐也很好。《甄嬛传》在这方面也用心去做,用电影镜头拍摄,以便保证画面质量。你不觉得《甄嬛传》已经超越了韩剧吗?”

     【转载】《甄嬛》《媳妇》:最受外国人追捧

                           充满情趣的推介广告        

    “《甄嬛传》登陆美国,华妃那句‘贱人就是矫情’咋翻译?”这是很多热心网友担心的事情,“‘想必是极好的’、 ‘拉出去,杖毙!’这样文绉绉的台词,美国观众能懂吗?国产古装戏转英文版,难度系数忒大了点吧。”

     【转载】《甄嬛》《媳妇》:最受外国人追捧

     同样的问题也出在了《媳妇的美好时代》上。作为国际广播电台斯瓦西里语的首席播音员,陈莲英50年来一直用电波和话筒为坦桑尼亚民众传达着来自中国的消息,因此广电总局让她负责译制该剧。“如果《媳妇的美好时代》单单打斯瓦西里语的字幕,或许坦桑尼亚人也能够看懂,但电视剧那种传神的东西和台词的情感都无法表现出来。”为此,陈连英坚持给这部输出到非洲的国产剧集做完了全程口译。

    配音时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该剧“随口就来”的台词。翻译成新闻语言容易,翻译成口语化台词,真是难。“在电视剧里,配音人员也是要通过声音来‘演戏’的,这个最难。我们组有个老外,新闻播得很好,但配音不行,本来说跟我一起配毛豆豆的爸爸妈妈,但他总是一本正经的,最后只好让他配了一个别的角色。”偏偏译制该剧的时间又要求得特别紧,“20113月,我们就拿到了剧本稿子,11月份就要在非洲开播,而我们还得完成日常广播的任务。”最后,陈莲英她们和当地的老外一起商量,配音时边看画面边改,一定要让非洲观众能听懂。

    配音时遇到的第二个难题,是如何把中国人的俗语翻译成非洲人的习惯说法。陈莲英1975年曾赴坦桑尼亚留学3年,正是自己亲身在当地生活过,才能更好地解决这次配音的很多难题。比如,“婆媳间你死我活的关系”得按非洲人习惯,改成“婆媳间是老虎和猫的关系”;“好心没好报”是“驴子的感谢就是踢你一脚” 等等。接地气的翻译在当地引起了热潮,《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当地播出后,陈莲英的听众打电话到她主持的《听众信箱》,特别激动地说:“我在电视剧里听到你的声音了,陈妈妈”。和陈莲英一同配音的老外也接到了亲戚兴奋的电话,“我们听到你们配音的声音啦!

     【转载】《甄嬛》《媳妇》:最受外国人追捧

            《媳妇的美好时代》的神配音        

    继《媳妇的美好时代》之后,又一部电视剧《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也将进入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目前这部剧正在选角。“我是苏州人,可能普通话不太标准,不过斯瓦西里语还是可以的,” 已经年近70岁的陈莲英幽默地说道,“其实《媳妇》这部剧集能去非洲很简单,主要归功于中国驻坦桑尼亚使馆文化处的刘东参赞,他给我们提了个建议:能不能选一部中国电视剧送到坦桑尼亚去?我们觉得这也是好事,就赶紧报送广电总局做立项讨论。讨论结果是广电总局认为这个项目可行,要配音。当时别的单位也想接,广电总局还是考虑到国际广播电台有这个实力:我们的斯瓦西里语部人员充足,老外也多。”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斯瓦西里语部有40多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7个老外。翻译、定稿、译制加配音自然不在话下。

    陈莲英估计,今后斯瓦西里语部门为非洲输送影视剧的工作“一时断不了”,但这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坦桑尼亚人民以前对中国人了解很少,更不懂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他们看的都是西方大片、香港武打片,中国在他们眼里中就是武术。但去年肯尼亚人民看过《媳妇的美好时代后》,肯尼亚人民就知道如何同中国人相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