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激励 |
分类: 节目预告 |
本周即将播出的是《今天我们如何鼓励学生》。这与 4月5日播出的《从三好学生看中小学生评价体系》是一脉相承的两期节目。
大家还都记得,2008年9月中旬,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某教育学术会上再次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此言一出,立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各意见方的激烈争议。关于三好学生还要不要评俨然成为当时争论的焦点,而且正反双方都能够拿出足够多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论点。
如果我们仅仅把话题局限在要不要评选上,就窄化了这个讨论的意义。因而节目组邀请了国内外的教育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关心教育的社会人士一同做客节目,就如何完善中小学教育评价体系,以及如何丰富对中小学生的激励方法进行了讨论。把胶着的争议转化成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给正在酝酿中的中国教育改革起到建言献策的效果是我们真正的期待。
在《从三好学生看中小学生评价体系》一期节目中,关于三好学生的评选争论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派是以顾明远会长为代表的主张取消三好学生的评选,另一派则是说三好学生可以保留,但必须要改革。现场嘉宾各抒己见,争论得如火如荼。
作为思路上的延续,您将从本期《今天我们如何鼓励学生》中看到多位来自国内外一线的中小学校长,带来的该校或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评价体系。他们的谈话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非常好的、可借鉴的评价方式。
英国派:北京哈罗英国学校——设定个人目标的成就评价
通过红卡、灰卡等计分体系监督学生每天的行为和规范,使学生对自我能力达到充分的了解。
美国派:IAB国际学校校长——多元化评价
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的鼓励创造性和创造性思维。
中国派:
代表一、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五育均衡发展,奖励多元化
一个年级有50%的同学可以受奖,这获奖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代表二、北京市第十五中学——差异性评价
即学生存在差异性,抛弃单纯的就成绩论成绩的观点,对于每个学生不同的才能予以肯定,让他们从中获得幸福体验。
邰亚臣校长坚信“在学习生活当中,一定是有比学习成绩更为高贵的事情。那就是如何塑造一个品质饱满的人”。不把成绩放首位,是不是就意味着升学率的下降?然而该校70%-80%的重点大学录取率又是如何实现的?
代表三、北京市光明小学——“我能行”发展性评价
即以自信教育为核心,帮助每一个孩子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去体验成功、去感受成功。
主持人脱口而出“如果我是个小学生,我立马现在就转学到你那儿去!”究竟是被刘永胜校长怎样的话语所打动?
代表四、上海市闸北八中——学生主体性评价
即先将评价的主体从教师评价学生转为学生评价自己,希望通过鼓励、表扬为主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使其获得自信心。
刘京海校长对于批评、表扬和鼓励的三种区分,不知道是否给作为学生、或者家长、或者老师的您一些启示?
现场130名观众针对上述六种评价方式进行了投票,票数何以如此悬殊?
来自上海的嘉宾、赏识教育创始人周弘,以及知心姐姐卢勤又将给出怎样的点评?
敬请关注本期节目!
《今天我们如何鼓励学生》播出时间:
首播:8月23日
重播:8月24日
重播:8月24日
重播:8月28日
节目视频:《今天我们如何鼓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