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良渚文化玉石产地—开化县

(2020-02-14 11:05:53)
标签:

转载

                             良渚文化时期玉石矿产地—开化县
作者:张晓宁发布时间:2012.12.19
本文就良渚文化时期玉石器的玉料,进行原产地考察论证,希有益于对良渚玉文化的进一步充实。
一、良渚玉文化[转载]良渚文化玉石产地—开化县

    位于浙江省杭州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的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文化是以农业犁耕稻作为核心的经济形态。随着原始经济的发展进步,不断吸引和形成人口城市化汇集,聚落(部落)的社会关系也发生变化,诸如制石、制陶、琢玉、竹器编织及纺织等更多农业外的专业手工业也得到同步发展,并达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最高水平。从1936年施昕更发掘良渚棋盘坟遗址,发现大面积的红烧土及残陶片起,至今良渚遗址群中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玉器。良渚时期制做玉器的用料量大,需要有相应丰富的玉石资源供给,优质实用的开化玉石成了石器时期地区性玉器制做加工的重要来源。
    开化地处钱塘江的主要源头之一,属山地丘陵地貌,自然资源丰富,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生态平衡,[转载]良渚文化玉石产地—开化县

至今存有古田山国家级原始森林等,物产充余。每逢汛期,古、近代即有大量的开化珍稀动植物、石料等等资源,通过水路顺水而下,[转载]良渚文化玉石产地—开化县

经由衢江、兰溪江、富春江至钱塘江,今开化—杭城驱车只需4小时,而后转运至良渚文化的分布区域。距今8000年前跨湖桥遗址就出土过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独木舟和木桨。良渚文化分布区域的水路通达,水上航运也是当时聚落间频繁商业往来的重要交通手段。
    随着良渚文化的不断发展扩张,开化聚落社会也紧随、同步于良渚文化的发展,各种生活、物产、文化、信息、枝术、人才等交往频繁,开化至今发现的新石器时期遗址较多,出土遗存量大。如新石器时代开化双溪口遗址,距今已四千五百多年,遗址中有玉器、石器和陶片,玉器有:[转载]良渚文化玉石产地—开化县

玉璧、[转载]良渚文化玉石产地—开化县

石斧等。石器有:单孔石斧、单孔小石镰、[转载]良渚文化玉石产地—开化县

石锛、石镞、[转载]良渚文化玉石产地—开化县

石网坠。陶片的陶质有:夹砂红陶、夹砂灰陶、泥质灰陶,以泥质灰陶为主,此外还有黑陶。陶片表面纹饰有:瓦纹、方格纹、编织纹、曲折纹、席纹、窗格纹。黑陶表面施有一层黑色“陶衣”,应和良渚文化一脉相通。
二、开化玉
    浙江省开化县,西有怀玉山脉阻断浙江与江西境,西北有白际山脉,隔离浙江开化与江西、安徽界,白际山脉由北向东延,与开化东北边的浙江天目山脉相连,可说浙西开化的边界山高峰险,崎石林立。[转载]良渚文化玉石产地—开化县

开化县地质基础古老,岩性构造极其复杂,多个山脉及余脉在境内互相交错,造山等地质运动起落不断。受火山、高温、高压等地理构造因素影响,生成了多种类、品质的地方玉石,[转载]良渚文化玉石产地—开化县

如开化青玉、开化蛇纹石玉、开化乌金石玉…,[转载]良渚文化玉石产地—开化县

    开化石玉多为角闪玉类,主要分布于金溪中下流及沿途西北方向汇入的支流中。每逢汛期来临,洪水自开化县钱江源头起,途经七里垅峡谷、密塞峡谷、龙潭峡谷进入华埠镇(原石门乡),由接壤开化界的常山石门山峡谷出开化境。石门坑峡谷沿途激流带动着大小卵石,一泻千里,石门山峡谷为风化砾石地质,石门山峡谷风化砾石层砾石层上堆积了大量上游冲涮而下的卵石。河流一经石门山峡谷后,[转载]良渚文化玉石产地—开化县

即进入宽广的常山丘林地域直达衢江,在大小卵石中蕴藏着丰富的开化玉石。
    开化石玉外皮色白,俗称鸡骨白,鸡骨白的成因是因酸碱侵蚀加之长期氧化、风化,[转载]良渚文化玉石产地—开化县

而在玉石外表形成白色侵蚀蚂蚁洞、侵蚀坑、侵蚀沟和侵蚀脉面等。侵蚀层同时会吸附粘土、有机质或沉积物沁染。玉石与其它类石料(如青石)同处一地时,经酸碱侵蚀和长期日光、氧化、风化后,玉石的表层会产生鸡骨白侵蚀,侵蚀层的厚度因风、氧化时间长短而不等,青石的表层却显光滑。这是因玉石的基质成份硬度、密度高,虽经滚动、撞击、磨砺、沙水冲涮、风化后侵蚀层仍不易剥落,产生鸡骨白色钙氧化物。青石基质的所含成份硬度、密度相对较低,氧化、侵蚀层还没等完成一定的积累,就被风化及沙水冲涮剥落,无法保持鸡骨白色钙氧化物的积累。水中玉石因光照、氧化度低,加之冲淛不断,[转载]良渚文化玉石产地—开化县

外表侵蚀层较岸上的薄,粘土、有机质的沉积物沁染也较少,外观洁净,有些石矿也能形成白色钙氧化物。
    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玉,石之美者,有五德。”古人认为:玉是某种珍贵而稀少的石料,玉石温润且硬度较高,带有一定的韧性,能带给人以美好的感受。《诗经》里有:"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转载]良渚文化玉石产地—开化县

琼瑶就是指美玉。开化的石资源非常丰富,高品质的石资源主要出产于开化的汕滩溪流中。如砚石类古籍记载:龍山溪出石色好,但质稍燥且有聲。汕滩出石潤而肉細且有聲。同样玉石资源,虽在下游不断汇聚,可是分布区域的不同,品质优劣及玉石量产也存不同,且待另论。
三、开化玉与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用玉多以开化玉为主,因良渚文化中心人口增加、扩张,面对新石器时代琢玉最高水平的良渚文化原始经济发展。开化玉资源供不应求,更显珍稀,开化蛇纹玉更成了当时财富、权力、货币和礼器的神圣象征。[转载]良渚文化玉石产地—开化县

新制成的开化蛇纹玉色显青、绿、黄不等,抛光后水份足成油性,因硬度高、忍性好加之美观,石器时期初期被加工后用于狩猎和生活用具,历经几千年成了伴随人们生存的必备万能工具。发展到后来,因玉的质感能给人以神迷的恍觉,又能征伏凶猛野兽和大自然,加之资源的量减,逐渐在人们心中产生了迷信崇拜,[转载]良渚文化玉石产地—开化县

同时出现了大量的祭祀器、权杖、神像等礼器。
    水坑玉的主要特征是品质好但资源有限,几千年的石器时期,[转载]良渚文化玉石产地—开化县

只能靠毎年的洪水翻卷冲涮,才有玉料不断出落,造成了历年只能保持一定量的供给。原始砣机的使用,需求量的增加,玉石加工从石器时期至汉代后期,以开化玉为主的玉料,逐渐被其它地区的地方玉、透闪石玉等补充取代,加之战乱等因,[转载]良渚文化玉石产地—开化县

开化玉也进入了数千年的息养期至今。
良渚文化玉产地,楚人卞和釆玉境—开化
                                                            以上原创,任何单位和个人,摘编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文本,需经本人书面授权。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