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共济失调?
(2012-07-20 21:01:45)
标签:
共济失调脑干小脑健康 |
分类: 神经遗传病 |
迄今,所有的教科书和专业论文都提到:目前共济失调没有对症治疗药物。而巴氯芬可以缓解锥体束受累引起的肌张力增高,多巴胺替代治疗可以缓解锥体外系受累引起的肌张力增高,金刚烷胺和安坦可以减轻震颤。
共济失调不仅见于遗传性疾病,也见于一些继发性疾病(获得性疾病),包括病毒感染、血管病、酒精性脑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维生素E和B)、辅酶Q10缺乏等。多系统萎缩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大多数患者有脑干小脑受累。从这些继发性和非遗传疾病,能否发现一些线索?
酒精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包括两个方面:酒精本身的毒性;酒精影响维生素B1的吸收。另外,醉酒可以引起血压下降。结合多系统萎缩的体位性低血压,是否脑干和小脑对低血压更敏感?维持稳定的血压对共济失调患者是否有益?是否通过补充维生素B1可缓解部分患者的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伴维生素E缺乏症是一种特殊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近来又发现由辅酶Q10代谢障碍引起的共济失调。补充维生素E和辅酶Q10是否可改善或者延缓其他原因引起的共济失调?
桥本氏病,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出现共济失调。日本曾经做过一项临床试验,他替瑞林治疗共济失调。他替瑞林为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尽管没有后续研究,但是这些是否有联系呢?
这些是否值得进一步研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