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活”起来的有效方法
(2023-06-20 11:15:30)让课堂“活”起来的有效方法,一线教师快收藏!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课堂活力并不足,学生的生命力难以充分发挥是困扰很多一线教师的问题。
王伟老师在充分理解课堂活力的内涵的前提下,提出了激发课堂活力的三个好方法,各位老师一起看看吧~
准备提个问题时,我很担心,学生会不会不明白意思?会不会不知道该做什么?但看到他们的反应后,我知道我多虑了。大部分同学不仅明白,而且很兴奋地投入到学习任务中。有些同学不明白,小声地问旁边的同学,同学们都很热情地做了讲解。于是,我静静地巡视,耐心地等待。时间一到,一双双小手唰地就举起来了。A学生答:“老师,我想为母鸡颁发‘负责’奖章,因为母鸡一听到响动,就立刻警戒起来,而且做的事情很多,集中注意准备保护孩子、提醒孩子。”话音刚落,B学生就叫道:“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要补充。我觉得这一段应该作为‘勇敢’的颁奖词,你看它挺着脖儿,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很明显是勇敢。而且后面还挺着身儿准备作战,它都准备作战了,而不考虑它能不能打得过敌人,我觉得是勇敢。”C学生又补充:“我倒觉得是‘辛苦’,大家看两个词语‘一只’和‘一声’,前面说的是鸟儿的数量少,后面说的是声音小,两个结合就说明动静并不大,在晚上,这样的动静可能有很多,母鸡也许每一次都会警戒呢!”D学生继续阐述理由:“我想为母鸡颁发‘勇敢’奖,因为第6段提到,有一点儿东西,母鸡就啄一啄,马上便放下,把东西给儿女吃,这是负责任,先啄一啄是为了试试有没有毒,能不能吃?”这是一个平时难得发言的学生,他今天举手发言了,我表扬他发言完整,有理有据。随后,又一个学生发言:“我同意他的观点,但是还有补充。这里面提到鸡雏的肚子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我认为鸡雏的肚子和一个汤圆差不多大,这个比喻写出了鸡雏吃得很饱,而母鸡却消瘦了许多。”另一个学生补充:“后面提到母鸡主动出击,这和前面不反抗公鸡形成了对比,突出了母鸡的勇敢。”我很享受这样的课堂,静下心反思,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紧扣文本中心内容又开放性十足的问题
可是教学《母鸡》这一课时,我没有设计烦琐的问题,就是以一个主问题贯穿5—10自然段,剩下的内容交给学生自行发现、补充、争论。在这种共同学习的氛围中,学生们的学习激情被点燃,表达欲望被激发,内向的学生大胆举手,羞涩的学生磕磕巴巴地回答。不仅文本学习目标和语言品味同时得到落实,还把大部分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思考和品读,真正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2设计预案,做足充分准备
我对原先的PPT进行了删改,去掉了上面密密麻麻的问题提示、知识贴示和批注示范,只保留文章原原本本的文字。另外,我还利用各种渠道,广泛收集有关《母鸡》的教学资料,着重分析各资料中针对5—10自然段句子的处理手法,将之分门别类记录好,一张张记好,又一张张撕去。没有记在心里的手法,始终还是别人的。做好前期准备之后,我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预估,并设计好预案,以备万一。
3重视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的引导
一开始,大部分学生的汇报是围绕文本内容进行的,我一方面表扬这些同学为全班做出了榜样,另一方面不断通过话语引导:
“说得真好,紧扣了文本内容,说明你读书认真,能不能试着结合具体的语句说一说呢?”“不错,关注到了细节,这一段中还有哪些词语抓住了你的心?”“这种对比手法啊,前面好像也提到过,还记得吗?”就在这不断地引导、争论下,学生们对文本的发现进入深层,连我对《母鸡》都有了新的发现,文中实际上是用了四次对比手法。通过以上三种做法,我调动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前一篇:教育呼唤有精气神的教师
后一篇:选择性必修三背记知识点提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