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压力下的变盘等待企稳后突破

(2016-08-29 09:43:32)
        压力下的变盘等待企稳后突破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其实量变到质变只是需要一个过程而已,今天如果回踩再确认一次3050区域,就是最好的买入点,市场本周的方向选择将是向上突破的走势,除非大利空才会回踩3000一带,否则,企稳就在周一、周二,然后选择方向向上的概率是很大的,A股管理意图很明显,其一是不希望涨得过快,其二是不希望下跌,其三是希望价值为主的路线,我个人认为前面两点是可以通过管理实现,第三点要看主力与散户的统一性了,所以不管A股怎么走,我们投资者要有真正的技术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变盘窗口临近随时突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坚持才是胜利的更本,放弃的人只能是失败者,所以多一份耐心是很重要的。
   空方逐步衰竭,多头逐步会来临,估计周三是转折点,所以今天是买点,只要回踩靠近3050区域都是买入机会本周大盘就行方向选择,市场长期上行趋势较为明朗,短线阶段性调整已接近尾声,后市有望重拾升势。趋势理论其实非常重要,其时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下跌途中空仓等待,上涨途中满仓等待,只有转势那一刻才动手买卖.均线可以帮我们判断趋势,但如果你不懂或不信它,谁也救不了你.002468开盘冲一点就走掉,买下一个等回踩再买入,步步为营,热点方面在航空、昨日涨停、水域改革、造纸、黑龙江、次新股方面略强,市场反复震荡中寻求企稳仍然是大趋势。

【观点】:反复震荡中寻求企稳,本次是反向选择的时间点,调整接近尾声,随时等待大盘企稳反弹,3050一带就是买点,企稳后逐步开启新的反弹,关注压力3135一带突破能不能放量是本周的重点观察。


信息方面:
1、深港通进一步明朗化
2、美联储讲话加息或渐近 美股表现平静
3、中国股市监管高压:2个月774宗调查
4、中国7月工业企业利润大增11% 钢铁有色行业利润向好
5、  新三板年内推出私募基金做市 将开放QFII和RQFII参与
6、   半年报曝光“国家队”基金投资策略 紧盯景气度底部反转行业

   周本先抑后扬的走势可能性比较大。本周(8月29日至9月4日),两市将有31家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两市解禁股数共计19.78亿股,解禁市值370.71亿元,管理层意图不让大跌,也不让大涨是很明显的。国内期市开盘,黑色系重挫,螺纹钢、铁矿石跌超3%,焦炭跌超2%,热卷跌近2%;化工系玻璃跌超1%,甲醇、聚丙烯等飘绿 --所以压力下的最后震荡是今天的买入机会。
    消息面上,一线城市地产调控、短期银行间拆借利率上行、14天期逆回购重启引致的降准与降息预期下降均对市场形成负面影响。不过,以上影响均具有短期性与情绪性特征,不会对市场形成趋势性影响。从长期来看,宏观经济稳步复苏的预期较为稳定,市场长期向好的逻辑依然清晰。技术面上,虽然近日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但从更长周期来观察,市场多头特征已基本确立,长期震荡上行概率较大。我看出管理层的意图,中线仍然是持股不变,短线力度加大操作
   周密计划是主力成功的关键所在.介入价位,密集成交区,筹码分布,指标高低,时间跨度,题裁配合,意外状况,止损/止盈点....我们的操作计划一定要跟上主力的变化,我们天天看盘手机为什么?主力的一举一动都要了解,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技术指标有几百种上千,任何单一技术指标都有它的局限性,所以我们需要多种指标互相映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经常讲不会自编技术就无法破解有用的技术,系统上的技术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多看看股价过去的走势,会让你决定选择现在的可能性更大,有的学员天天做功课,就像朋友说他天天下围棋做题,围棋水平不断上升,其实股票一样,有空就做各种形态的题目,你会水平大增。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要好好行动起来,不要看热闹,成功的道路是要付出很多心血的,很多人动不动就要老师给个股票,我认为不劳而获是肤浅的,我一般不会理会这样没脑子的人。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一旦突破,你会不断取得成功。只有一路走来的我深深知道,唯有梦想和坚持,以及在每个选择面前都拿出了“舍我其谁”的果敢,我才骄傲地站在了这里指点江山。。。。。
    【个股实战】:今天买纤维制造的股票,稍后公布。实战中002427高开,那买点就下移19.80一带,很容易买到,不过目标不大,只要盈利2个点就满足。
压力下的变盘等待企稳后突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