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大利好齐至,突破短期新高顺理成章

(2016-04-13 09:37:48)
    十大利好齐至,突破短期新高顺理成章


   昨天两市12日的总成交金额为5824.2亿元,和上一交易日相比减少849.2亿元,资金净流入364亿。今天十个利好,突破短期新高是注定的一个要炒好股的人必须要有良好的心态,要有赚而不喜,亏而不忧的正确态度,没有天天涨停板的,昨天的002084是几分运气在里面,其实我的目标是5%,没想到当天收益13.5%。今天高开,我选择低挂出局,稳稳获利落袋,买入下一个,今天煤炭股票强势,“煤飞色舞”是油价上涨,资源股票起飞的时候,我还是选择我昨天准备好的股票。
    我判断突破3062区域市场,放量的话,短期还会拉高,后面挖坑拉出空间,如果短期拉高3100上方,就是为挖坑做准备,养老金入市前挖坑的可能性很大。不管如何我们还是按部就班。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如果天天大涨,就会是这样的感觉,不过再股市里不会一帆风顺,志在山顶的人,不会贪念山腰的风景,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不断成功。我特别看好我的中线股票,我认为迟早会爆发。我的中线股票赚了没出,昨天跌了点点,希望快点爆发,与挖坑行情错开才行。略有点点不利。只能等待了,感觉爆发就在最近两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未必;九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定。我们这样的职业股民,在股市完全是投入生命在看盘,天天如此,武功一天比一天成熟,很多机构的操盘手都找我交流,心得越来越丰富,我的实盘越来越强悍,短线的强度和成功率都大大提升。今天在煤炭、有色、资源类的股票发力的情况下,机上大盘股拉指数的可能性很大,突破3062区域是肯定的。券商、石油、钢铁等都会加入多头行列。
   
【观点】:目前的反弹拉指数的可能性比较大,拉上3100估计是为了挖坑做准备,所以大涨的同时仍然不能追高,保持几分谨慎,感觉2016注定有1000个点左右的修复行情,机会难得,如果挖坑的话,机会更难得。走一步看一步。

信息方面:
1、证金汇金持股名单出炉
2、保证金流入加速
3、券商业绩环比大增
4、美股上涨 油价新高
5、产能缩减计划逐渐落实 推动焦煤价格上涨
6、BDI指数触底暴涨近一倍 海运概念望扬帆起航
7、特斯拉黑科技 新款Model S将配备防雾霾功能
8、光伏行业密集预增 抢装潮带来实质业绩
9、工业强基2016专项行动方案印发 超级电容成扶持重点
10、澳大利亚总理即将访华 多股受益中澳贸易加强

  今天大盘股带动就开始啦指数,意味着短期大盘有希望拉上3100上方,给未来的挖坑休整做前奏,往往不会太长,估计一周左右后市场就有可能出现挖坑的走势。所以保持三分谨慎。新能源汽车翻倍,相关行业短期会走强,A股震荡回升的趋势仍然没有改变。今天的资源股票带头反弹。市场拉上去的可能性很大。未来估计挖坑回踩60日线的可能性很大
   市场横盘了半个月后,出现一次反弹拉高指数的走势是预料中的事。前期市场震荡整固的走势在预料之中,这是由获利盘与套牢盘形成的共振引发的震荡走势。在目前政策环境偏暖,投资者积极性逐步回暖的大环境下,中长期看,市场将有进一步上攻的动能,但短期来看,市场将震荡上扬的主基调(为挖坑拉出空间),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相关投资机会,如一季报大幅增长业绩出现拐点、股价抬升且投资逻辑已得到市场认可的涨价主题、高成长题材股如无人驾驶、虚拟现实等。震荡上扬行情中,可考虑顺势而为,低吸高抛,盘中回落可逢低吸纳,盈利较可观短线股懂得收获,控制仓位,不可盲目追高,控制操作的频率和节奏。挖坑走势是拉上3100上方,大家欢快的时候才会出现。
   经济短期改善迹象明显,补库存、房地产回暖和稳增长是推动经济反弹的主因,前期稳增长的积极因素不断发酵,再加上简政放权、减税降费力度加大,二季度经济保持企稳回升具备良好条件,经济改善预期的不断验证成为提升市场风险偏好的主要原因。市场突破形成向上的趋势,然后大涨两天,逐步挖坑,一般挖坑会有半个月--一个月左右的修整。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作为一个职业的操盘手,面对各种行情,最终成功是靠大海一样的心胸,更有乘风破浪的一种操盘实力。我敢实盘,不担心有人破解我的技术,不可能有人破解,如果只明白皮毛是赚不到钱的,短线要求成功率,稳定度,爆发力,靠单一的技术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我用20多个原理制成的独股十剑的选股绝技,无人可以搞明白。 
十大利好齐至,突破短期新高顺理成章                 13.65--13.80买入,不要跟风,后果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