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独股十剑
独股十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358
  • 关注人气:2,4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票跟庄理解与长期投资(三)

(2010-10-05 08:36:10)
标签:

股票

    跟庄是一个孤独的过程,首先要有对庄的学习基础,上海某公司老总来贵州与我见面,看到了我的系统,非常认同我的跟庄系统,在大家都在寻找一套跟庄的方法的时候,市场的高手们也在借鉴学习,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孤独的华尔街的跟庄秘籍。我想到我的偶像----李小龙把截拳道豪无保留公开,目的有两个,让更多的人知道截拳道,另外就是自己有更深的认识和突破。

     未来炒股的人会越来越多,因为市场会越来越规范,地产会越来越没做法,大量的资金会来到股票市场,通货膨胀也是大家必须学会投资的结果,所以现在的学习非常重要。作为一名成熟的跟庄操盘手,要对其相应的做盘思路都会相对灵活而绝不拘泥。因为股市瞬息万变,操盘手法若不顺势应变,则往往容易遭致被动。尽管有时会碰上越是简单越是臭招而战果却越是辉煌的情况,但其实质却仅仅是一种没有遇到强硬对手而已。

      一般情况下主力吸货完毕之后,并不是马上进入拉升状态。虽然此时提升的心情十分急切,但还要最后一次对盘口进行全面的试验,称作“试盘”。

    一般主力持有的基本筹码占流通盘的45%-50%(注意结合我的筹码公式),剩余的55%-50%在市场中。在较长的吸货阶段,主力并不能肯定在此期间没有其它的主力介入,通常集中的“非盘”如果在10%-15%以上,就会给主力造成不小的麻烦。在操作过程中这种情况十分常见。经常两个主力几乎在同时介入,持仓比例都差不多,吸货阶段都十分吃力。常常到最后这只股不错,但就是不涨,上下震荡,成交量时大时小。这类股多半是几个主力碰了头,彼此相互制约。不能顺利上攻,成了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必须“试盘”。也就是大家看到“好股票”老不涨的原因。

   我前面其实已经讲过,今天再次放开讲。试盘的方法一般是主力用几笔大买单,把股价推高,看看市场的反应。主力将大买单放在买二或买三上,推动股价上扬,此时看看有没有人在买一上抢货,如果无人理,就说明盘面较轻,但股性较差;如果有人抢盘,而且盘子较轻,就成功了一半。紧接着主力在拉升到一定的价位时,忽然撤掉下面托盘的买单,股价突然地回落。而后,主力再在卖一上压下一个大卖单,这时股价轻易下挫,这说明无其它主力吃货。在推升过程中,盘中有较大的抛压,这时主力大多先将买盘托至阻力价位之前,然后忽然撤掉托盘买单,使股价下挫。如此往复,高点不断降低,该股的持有者会以为反弹即将结束。突然主力打出一个新高之后,又急转直下,此时比前期高点高,眼看很快要跌回原地,非盘再不敢不减仓了,于是集中的抛单被拆散了。

  试盘的种种情况探明了市场中的持仓情况。股性死板没有关系,在大盘弱势中逞强,强势中压盘就能很快地活跃起来。下面再对庄家的几种习惯进行分析:

    具体分析起来,庄家操盘手在运用一些惯常的做盘手法的同进,偶而也会运用一些特技,且具体如下:

  一、拆庄:在进货阶段如果有人碰庄,则应立即果断地把股价拉起,对方若下砸则通吃,从而加快进货速度;对方若抢货则暂且观望,然而再视对方的资金实力和进货数量来调整自己的操作策略。

  二、冻筹:在拉升阶段的出货意识是不容放松的,此时只须用少量资金滚动拉抬并制造有明显规律的走势,即可以吸引到不少买盘来增强市场买气,然后再突然改变原有规律进行逆势派发,从而在加快自身派货的同时,也更好地把市场上的很大一部分短线筹码冻结了起来。

  三、作势:当遇上大盘大跌时,正常的操作手法已不能适用。经时如果资金充足,则应果断坚决地逆势将股价拉起,以求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抛压,并待大盘走稳之后再想其他办法脱身;此时如果资金缺乏,则应在下方多价位埋下大手笔买单,然后再尽全力下砸,以求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抛压,但若尾市大盘企稳的话,则必须果断的将股价拉起,或在第二天再以跳空高开来拉起股价。

  四、借图: 如果在前期曾有某只庄股的走势倍受市场关注,那么在运作自己控筹的个股时可以模仿该庄股的走势,这样容易引起大量的跟风盘,但在后期的关键阶段应夸张地运用这种趋势性走势,从而达到吸筹或派发的真正目的。例如600703在36后回采22。然后逐步拉后再次震仓,然后一口气拉到78。值得大家反复学习。

     总之,有了我的秘籍的朋友,一时难理解到高深的含义,要不段的结合对庄家的认识,然后再用我的方法就更加明白。孤独的华尔街认为孤独是我们做股票的一个重要过程。那些急功近利的人永远不明白股票的真谛。长期投资非常重要。要敢于长期投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