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救市五条传言之分析

(2008-03-29 12:02:52)
标签:

股票

      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希处,识心体之本然。”只有经历过风雨之人才明白传言和事实的区别,我强调是时间上的区别!再等半个月大家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博时特许价值股票型基金和国投瑞银稳健增长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两只新基金获批。至此,今年2月份以来,证监会已批29只新基金发行,其中多数是股票方向基金。-----看来是在积蓄力量!打仗之前是要准备招兵买马!!
   
   救市传言的版本很多,但主要有五条:印花税降为千分之二;实施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制度;限制再融资;列出股指期货时间表以及融资融券试点。
   

     目前海外市场后期难免仍会有进一步的波动,从投资心理来看其将对A股的反弹行情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限制后期的反弹力度和规模。这样分析大盘还会整理!

     虽然大家都认为只有重大利好方可重建信心。市场呼吁愈发高涨,股民心急如焚,专家群策群力,众望所归的救市会来吗?一方面政府要“降底CPI,一方面又不能在国外的大批资金来中国赌人民币升值而外逃---这一逃,要赚走中国人多少钱?美国的次代等等,搞得内行人明白!!外行人完全不懂!!
       从稳定市场的角度来讲,政策层可以从三方面入手考虑:一是进行印花税改革,降低股市的交易成本;二是平衡供需关系,减缓供应的增长;三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允许上市公司回购股票。----意思看起来不错,但知道的就知道黑暗哪!就拿回购来说吧,可能60%的公司都在做同样的事!!要时间把这些规范吧,所以不论你信不信,未来的4月份---6月份线开大阳已成定局,大盘反弹高度千点以上也是铁板钉钉的事!
     

     中国推出股指期货一事已进入最终的国务院审批阶段,但是在推出时机等方面仍然面临争议。市场人士分析,随著市场进入08年,股指期货的推出已经进入倒计时,期货概念股成为市场资金关注的焦点。这样可以做空的话,那中国这个市场才会有玩法,才能让现在大家看到的5个月跌45%的局面不敢乱来!!现在就多跌点,成为历史!限再融资是稳定暂时的作用,不能起到发展作用,所以只是战略调整!!

      很多投资人问,你看空,那我们股市就没有希望了吗?----当然不是!肯定会好转!股市不能让它再跌下去了,为中国资本市场负责,为投资者负责。这个是很明显的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因为各种内部与外部的不确定性,中国股市今年之内必然会是一个大起大落的行情,如果不尽快推出避险工具,可能会继续对整个资本市场乃至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对于近期上市公司融资潮引发股市大跌一事,曹凤岐表示,中国资本市场首先是投资市场,而不是融资市场,如果融资就是到市场提钱的话,就不会再有人投资。这也会对中国股市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他会好起来,就在4月份慢慢转暖,我想读了我今天的分析就明白了!
     最后再说我最喜欢的那句话:证券市场每日价格的波动是持续和毫无意义的,市场只不过是大众各种心理的随机反映。市场永远是错的,大众永远是错的。人的天性决定了人是属于社会性动物,他们的喜悦和恐惧往往惊人的一致,并相互感染和不断强化,市场永远在人们喜悦和恐惧的交替循环中达到波峰和冰谷、完成牛熊的转换。市场的二八定律——永远有80%投资者亏损的法则说明,成功的投资者永远不要和人群站在一起。
  
下周一的基本情况:1、周一是三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二级市场共有18家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解禁,解禁数量为8.8亿股,单日解禁市值达158亿元。本周工商银行(601398)、中国银行(601988)和中国人寿(601628)披露2007年年报,金融三巨头去年盈利1666亿,下周将有中海油服(601808)、上港集团(600018)、青岛啤酒(600600)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业绩 2、美股周五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跌,本周三大股指中有两大股指低收。J.C. Penny的业绩预警给零售股带来了压力,而经济数据则提供了更多衰退的证据。3、周五对其中沪市45家蓝筹上市公司今年以来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基金机构今年减仓的家数为29家,加仓的家数为16家,两者之比接近2︰1   ;4、从技术角度看,鉴于股指下跌趋势、均线系统空头排列格局仍未有实质性改观  5、金融板块是这次下跌以来跌幅最大的品种,反弹动力最为强劲,资金流向也显示,反弹当天金融板块成为流入资金最多的群体。地产和金融周一的表现继续重要,6、救市传言对不对信非常重要的一点!(政策完全是导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