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翰林理论:《诗是一场艳遇》
(2022-03-26 17:32:53)
标签:
转载 |
诗是一场艳遇
马亭华
001
这是一个缺少大师的年代。
我们所谓的“大师”不过是与大师投影相似的人,而相似就意味着调侃,真正的大师是笨拙的、木讷的、沉重的、不可复制的。
在中国现代诗失语的当下,大师是缺席的,这是不以某个人或某些人的“一厢情愿”为转移的。
002
诗歌正在逐渐成为一门技术。
他太多地依赖平衡术、冶炼术、嫁接术、打磨抛光术……
而真正的诗歌境界,是天然,是大化,是无术。
003
诗人,首先是天才。
天才的结局不一定就要成为疯子,或自杀,但对于为诗歌艺术而疯而自杀的诗人,我保持着足够的敬畏。
我认为,诗人除了天性浪漫、通灵、忧郁和沉静,还应当具备有疯狂倾向的因子。
诗人的最终愿望应该是“天人合一”。
004
诗歌首先是抒情的。
哪怕是叙事,它也必然含有抒情的成份。
005
海德格尔说:思就是诗。
这显然是不够完美的,但它的指向却暗示了诗的无限可能性。
思可以看作诗的一种渊源,从语言及诗歌的本质上讲。
006
当下的诗歌,一方面业已成为人类在城市文化中突围的手段和方式,崇尚灵魂精神放逐的载体,并使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保持了强大旺盛的活力。
然而,另一方面诗歌也渐渐为急功近利中的人们所漠视,或者彻底遗忘。
007
爱情,一度曾被我定义为幻想和梦。
我心中的爱情,一直坐在诗歌风暴中心的底部。
一个保持了几十年诗歌习惯的人,他本身就是一个伟大而“执迷不悟”的情圣。
008
诗歌是一匹马,危险而优美。
诗人与诗歌的关系,就是主人与马的关系,马在找主人,主人也在找马,这是一种生态和谐,诗人在这一互相寻找的过程中获得了自由、安宁和无上的幸福。
否则,就是危险的。
009
大多数诗人都写到过月亮。
月亮本身就是一首诗。书写月亮的诗人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诗人,而书写月亮背面的诗人则可以成为卓越不凡的诗人。
010
乡愁,是诗人先天的病症。
乡愁可以决定两种人的命运,一种是自焚的,一种是自恋的。
当然,乡愁也因每个诗人的境遇不同而在身体内部表现出迥然不同的征兆。
011
诗人是世间万物生灵中,高迈生命中的舞蹈者。
诗人让坚硬的、纯净的东西发光发热,让黄金在天空中舞蹈,让人民疲惫的心灵得到慰藉,诗人为人类自由而将命运粉碎、劈开——
诗人必将成为人类精神的终极领袖。
012
不得不谈到诗人的姿态。
它不是向上的,也不是向下的,而是平视的。这是从时代和人民中获得的答案。
013
诗人是人类的先知。
任何一个不尊重诗人的人,事实上,他从没有严肃地对待过生活。
014
网络诗人,在新世纪这个特定时期显得尤为重要,绝不是无足轻重的。
网络诗人中正在默默产生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一点已成为主流媒体日渐发现并被时代不断印证的客观。
015
中国现代诗的症结之一:盲目的随从性写作。
它使诗人和语言产生了双重异化,直接带来的危害是现代诗内核的羸弱。这一点尤其值得当下诗人的注意。
016
每个独立的诗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词根”。
每一个“词根”都有一个“场”,诗人用一生来形成自己的第六感和“小宇宙”,如果诗人可以看作一个星球的话,那么在风格迥异的中国诗歌版图之上,构成的则是东方幻美风貌的诗人星座。
遗憾的是,仅仅是星座,庞大的星系尚未形成,它的核心尚未形成。
017
现代诗特别强调意象的特质。
我偏爱通过华采、纯粹、辽阔等等给读者以震惊的追求及梦想,从而创造出完美、自适、理性的境界。
018
我早年的诗歌写作曾过多地迷恋修辞。
修辞对于诗歌来说是必需的,但过多地依赖修辞会有堆砌之感。
当然,在密集的想象力中,执意追求一种速度感和节奏的风格就另当别论了。
019
玫瑰、蝴蝶、麦地、姐姐、天鹅等等大量的意象,被一些“善意的”诗歌评论家提醒:这些词要回避。
这是很滑稽的,在诗歌史上没有说一定要回避哪个词。问题在于这些旧词怎么用出新意,这是时代留给我们的任务。
关键是诗人要防止随波逐流,诗人要保留独立的个性,要用回自己的语言。
020
我常常探索意象之间的跳跃变化,将炽热的真情贯穿始终,并依赖一种强烈的音乐节奏、复杂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创造出宏大而幻美的理想空间,从而置读者于全新的阅读快感和诡异意象的奔突中……